这些名方看上去相似,精细之处却大不同--9对名方大比较

2018年01月11日 1285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作为已经应用千年、久经考验的组方,经方名方往往也是疗效的保障。不过,在这些名方中,总有一些容易混淆的“相似的面孔”,容易让中医新手分不清楚,闹出错误。


一、乌头汤与桂枝芍药知母汤比较

二者均用于痹证。

乌头汤方主治寒湿之痹,寒邪尤盛之“痛痹”,以全身关节疼痛、不可屈伸、疼痛之处寒冷、脉象沉细、舌淡苔白滑等为临床施治要点,方以乌头为君,重在温经散寒镇痛,佐以麻黄散风通络,黄芪益气蠲痹。而桂枝芍药知母汤主治风湿之痹,兼有化热之证,以发热恶寒无汗以外,尚有脚肿如脱、头眩短气等为辨证关键,方以附子为君,温经散寒止痛,佐以白术祛湿,麻黄、桂枝散风解表,芍药、知母敛阳清热。


二、大黄附子汤与《伤寒论》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比较

《伤寒论》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是治疗少阴本虚而又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太少两感证,临床上以恶寒甚、发热轻、脉沉为主症,治疗以温经解表,双解表里,用麻黄外解表邪,附子、细辛温经助阳,解表发散,大黄附子汤是治疗寒实内结,气滞不运之左胁下或右胁下连腹疼痛,大便不通,脉紧弦病证,以大黄攻下,以附子、细辛温里祛寒。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以麻黄为主,配以附子、细辛,温散寒邪,使寒邪从表而解,属于温经解表法;而大黄附子汤是以大黄为主,配以附子、细辛,温下寒结,使实邪从下而去,属于温阳通便法。两方仅有一味药物的差别,然所治疗的证候却截然不同,这对于临床用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三、苓桂术甘汤与肾气丸比较

二者都属于温阳利水之方,都属于“温药和之”之意。然二方所治不同,一为治脾,一为治肾,各有所主。苓桂术甘汤治疗脾阳不运,水停为饮,症见短气、心气逆满、起则头眩等;而肾气丸治疗肾阳不化,水气不行,症见腰痛短气、小腹拘急等。前者健脾利水,后者温肾化气。临床上当区别用之。


四、越婢汤与麻杏石甘汤比较

麻杏石甘汤方的组成是麻黄、杏仁、石膏、甘草;越婢汤方的组成是麻杏石甘汤方去杏仁加生姜、大枣。由于两汤方之药味组成不尽相同,所以它们的主治证候和功用也不相同:麻杏石甘汤方的主治证候是表邪化热,内遏于肺,以发热、喘急、口渴、苔黄、脉数为主,其功用为辛凉宣泄,清肺平喘;而越婢汤方的主治证候是风水表证,以发热、汗出、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为主,其功用为宣肺泄热,利水消肿。


五、越婢汤与防己黄芪汤比较

二方共同点都是具有脉浮、恶风、汗出症。但是,防己黄芪汤证是以身重、腰以下肿为特点,越婢汤证是一身悉肿为特点;防己黄芪汤证之汗出,是由于表虚不固引起的,而越婢汤证之汗出,是由于内热熏蒸引起的;防己黄芪汤意在益气扶表利水,而越婢汤意在发汗利水清热。


六、防己茯苓汤与防己黄芪汤比较

防己茯苓汤是防己黄芪汤去白术加桂枝、茯苓而成,可见防己茯苓汤专主肌表有水气,而防己黄芪汤则主表里均有水气。二者同是治疗水肿病证的常用方剂:防己黄芪汤用于风水表虚证,见有汗出恶风、脉浮身重者;防己茯苓汤用于皮水之病证,只有四肢皮肤肿盛而不恶风者。


七、五苓散与猪苓汤比较

五苓散与猪苓汤二方脉证相同,均为脉浮、发热、口渴、小便不利等,但五苓散化气行水,有发汗作用,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而猪苓汤育阴行水,多汗禁用,见于《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及《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宜参看之。临床用时要辨证精细。


八、生姜半夏汤与小半夏汤比较

二方都是由生姜、半夏二味药组成,都具有辛散温降的作用,都用于寒饮偏盛,抑遏阳气的呕吐证候。但由于二方在药物分量和制剂方法上不同,所以其主治病证也就不尽相同。小半夏汤是以降逆化饮为主,而生姜半夏汤是以散结通阳为主:小半夏汤是治疗饮邪停蓄,上逆作呕之心下支饮证,而生姜半夏汤是治疗寒饮搏结,气机不利之心中烦乱证。


九、生姜半夏汤与半夏干姜散比较

半夏干姜散是治疗中阳不足,胃寒津凝,痰涎上逆之“干呕、吐逆、吐涎沫”证,除用半夏降逆止呕外,用干姜温中壮阳。而生姜半夏汤是治疗邪正相搏,上下不通,升降不利之“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除用半夏蠲饮和胃外,用生姜散寒通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