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

2020年12月04日 88人阅读

特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是惟一表现,病情缓慢进展。


目前认为,年龄是特发性震颤重要的危险因素,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起病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起始于成年人,且男性略多于女性。


特发性震颤的病因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患者有家族史,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


在65~70岁前出现外显。特发性震颤也有许多散发病例,散发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发病规律基本上与家族性震颤相同,但家族性震颤的发病年龄比散发病例为早特发性震颤可能由中枢振荡器而造成的。


这可以解释部分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征,如震颤在快速活动中加重,相对缺乏静止性震颤特发性震颤的症状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特发性震颤惟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


患者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及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主要表现为姿位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


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起病时频率为8~12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