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手术后复查,为什么要查癌胚抗原?
2019年06月03日 858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L先生是一位肺癌手术后的病人,按照手术时的分期,术后不需要进行辅助化疗,以定期复查为主。几年过去了,L先生一切感觉正常,只是从2017年4月份开始,查血时,癌胚抗原开始慢慢升高,先是几个单位,后是几十个单位,2018年3月已经上升到1000多单位。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没有提示肿瘤的明显进展,纤维支气管镜、胃镜、肠镜都做了,没有发现明显的占位性病变,L先生本人也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这癌胚抗原进行性增高是什么原因?困扰着病人及家属,多家医院就诊没有结果,更困扰着医生,医生多次阅片,发现胸腔内有包裹性积液,较前稍有增加,于是在B超胸水定位后,行胸穿术,抽出的胸液送病理检查和基因检测,明确了诊断和治疗方案,找到了癌胚抗原增高的原因。通过治疗,L先生的胸水已经消失,癌胚抗原迅速下降。湖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臧爱华
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两个问题:
1、癌胚抗原的特异性不强,为什么肿瘤病人手术后要常规复查癌胚抗原?
先科普一下什么是癌胚抗原?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anic Antigen CEA)是一组由16基因编码组成的糖蛋白,分子量为180KD,其中碳水化合物占45%~60%,蛋白质部分由单链多态组成,它是胚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抗原之一,出生后显著下降, 是在1965年由Gold和Freeman等首先从大肠癌中发现,现在研究发现除了在胚胎性肿瘤组织以外,在成人结肠、直肠、胃、肺、乳腺、卵巢等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因此癌胚抗原是一个广谱肿瘤标志物,它在多种肿瘤组织中有表达,但是特异性不强,不能用于确诊某种肿瘤的依据,临床上主要用于对肿瘤进程的监测、疗效的判断及预后进行评估。
再说一说要临床上检查癌胚抗原的意义
癌胚抗原的增高与降低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及治疗的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当肿瘤进展,影像学也许还没有反应出占位性病变时,癌胚抗原可以先于影像学的改变出现改变,当治疗有效,癌胚抗原可以先于影像学的改变出现下降,所以要动态观察癌胚抗原的变化。
必须强调,由于癌胚抗原的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在发现癌胚抗原增高的情况下,必须结合影像学及病理检查做出判断。不能仅凭癌胚抗原增高就诊断癌症复发或转移,或者说不能单凭癌胚抗原增高就更改治疗方案。
在许多普通慢性疾病,癌胚抗原也会增高,如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胆道梗阻、肺结核胸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慢性支气管炎及肝肾功能不全时,均有一过性升高。据文献报道,消化道系统炎症病人癌胚抗原阳性率在7%~20%,当疾病恢复,癌胚抗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如果癌胚抗原进行性增高又没有可以解释的疾病一定要高度关注是否有肿瘤。
2、癌胚抗原正常是否一定没有肿瘤复发或转移?
癌胚抗原在多种肿瘤及良性疾病中均有表达,属于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检查,有部分肿瘤完全没有癌胚抗原的表达,不能仅靠检查癌胚抗原来了解是否肿瘤复发或转移。医学文献报道,在大肠癌病人中,癌胚抗原阳性表达率高,可高达70%,也就是说,至少有30%的大肠癌病人癌胚抗原检查是正常范围,单靠癌胚抗原检查不能反映病情进程,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或相关部位镜检+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