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通经手法配合劳损愈贴膜外贴治疗腰肌劳损
2018年09月21日 787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点穴通经手法配合劳损愈贴膜外贴治疗腰肌劳损122例河南省中医院中医风湿病科郭会卿
郭会卿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关键词:腰肌劳损;点穴通经手法;劳损愈贴膜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05)03-0062-02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韧带与筋膜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是腰腿痛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治疗方法很多。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笔者采用点穴通经手法配合劳损愈贴膜外贴治疗腰肌劳损12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2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43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83岁,平均49.2岁,以40~60岁居多;病程最短为
3月,最长为5 a;病因中有明显劳损史(如:久坐、下蹲、弯腰、负重)者113例,原因不明者43例;中医辨证分型中,寒湿型49例,肾虚型57例,湿热型22例,瘀血型28例。随机设对照组61例,两组的性别、平均年龄、病情程度、接受治疗时间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诊断依据: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定入选对象:①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②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③一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压痛,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另外所有病人做X线或CT、MRI等检查,排除脊柱、内脏及妇科器质性疾患。
2 治疗方法
①点穴通经手法:取穴:肾俞、命门、志室、大肠俞、环跳、风市、殷门、太溪、血海、隔俞、腰阳关、委中、阳陵泉、承山、绝骨、昆仑、阿是穴。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拇指端点法或肘尖点法点按以上穴位,每个穴位约0.5 min,使局部有酸麻胀困感觉,起到舒筋通络作用,然后用揉法放松腰部肌肉。
②劳损愈贴膜外贴:劳损愈贴膜由当归、川芎、血竭、红花、酒大黄、丁香、乳香、没药、独活、肉桂、白芷、冰片、儿茶、艾叶等
药物组成,由河南信心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加工制成贴膜剂备用。使用时直接贴敷于腰部压痛点处或病人自觉疼痛部位或肾俞、环跳、大肠俞、风市、殷门、阳陵泉、承山等穴位上。
以上方法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对照组用以上手法配合麝香壮骨止痛膏[湖北省黄石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2-4249,批号:鄂卫药准字(1993)第000375号]外贴,方法同上。两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均配合腰部垫枕、卧床休息及腰背肌功能锻炼。
3 疗效标准及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中有关腰肌劳损的疗效标准判定。
3.2 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后按上述标准评定疗效,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治愈 好转 未愈 治愈率 有效率
试验组 122 97 20 5 (79.5) (95.9)
对照组 59 36 1 12 (61.0) (79.7)
经χ2检验,P<0.05,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腰肌劳损是常见的腰痛症之一。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和中老年人。点穴通经法取足太阳、督脉穴位为主,以补肾强脊治本为主,活血止痛治标为辅;腰阳关位于腰部而属督脉,为治疗腰痛之要穴,功善强壮腰脊,通益肾气;命门善于补肾中之阳;志室善于摄精而填补真阴,二穴相配则补肾之功相得益彰;太溪为足少阴经之原穴,取“内脏有疾当取之于原”之意;腰肌劳损病程久延,阳气必衰,所选穴位肾俞益火之原,振奋阳气而驱寒邪;取八会之阳陵泉和绝骨,以强壮筋骨;膈俞为血会可活血止痛;血海是活血要穴;委中为血郄,
可理血消肿;次可疏利膀胱之气,消络中之淤滞;阿是穴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诸穴合用共同起到舒筋通络的作用。
劳损愈贴膜为纯中药制剂,由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散寒除湿和补肾壮腰等中药组成,应用现代特殊工艺制成贴膜剂,使用时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取穴,直接贴敷于突出部位和下肢足太阳经穴位上,使局部经脉通畅,气血调和,从而使腰腿痛症状消失。从临床观察效果看,劳损愈贴膜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优于对照组麝香壮骨止痛膏,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贴剂中的当归破瘀血、生新血;川芎性善走窜,为血中气药,能调众脉,破瘀结宿血;红花活血、润燥、止痛、散肿,具有良好的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作用,为主药;血竭、乳香、没药、酒大黄活血散瘀,共为辅药;牛黄、丁香、肉桂、白芷、独活、冰片、儿茶温经通络、祛风散寒除湿,为佐药;艾叶活血散风,调和诸药,为使药。从临床治疗效果看,两种方法结合应用比单用一种方法疗效显著,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2]周运峰,郭会卿,张剑赤.常见伤筋疾病推拿疗法[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1997.204-206
(论文原载《河南中医》2005年第25卷第3期第62-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