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高危人群定期筛选是早期发现胆囊癌的有效手段
2018年12月01日 1015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胆囊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我国胆囊癌发病率位列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第6位,且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胆囊癌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易与胆囊炎、胆囊结石等混淆,并容易出现肝脏及远处转移,手术切除率低。此外,胆囊癌对放化疗不敏感,也缺乏有效的靶向治疗。因此,胆囊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仅为5%。而早期胆囊癌(T1)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60%。所以,我们要尽早发现胆囊癌。如何早期发现胆囊癌,对那些高危人群进行筛选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方法。高危人群应该定期找医生进行动态监测,以利于胆囊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下面我们先重点介绍一下胆囊癌的高危因素。
1.胆囊结石
约90%的胆囊癌患者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患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是无胆囊结石人群的13.7。在胆囊结石患者中,单个结石直径>3 Cm者患胆囊癌的风险是直径<l cm者的10倍。
2.胆囊慢性炎症
胆囊组织慢性炎症与胆囊肿瘤关系密切。胆囊慢性炎症伴有黏膜腺体内的不均匀钙化、点状钙化或多个细小钙化被认为是癌前病变。胆囊壁因钙化而形成质硬、易碎和呈淡蓝色的瓷性胆囊,后者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
3.胆囊息肉
临床上胆囊息肉其实并不多,绝大多数胆囊息肉为假性息肉,多为胆固醇结晶和炎性息肉,无癌变可能。真正的胆囊息肉是指绒毛状腺瘤,可以癌变,临床上要密切注意。胆囊息肉具有恶变倾向的特征如下:(1)息肉直径>10 mm(约1/4发生恶变);(2)息肉直径<10>3 mm/6个月)。
4.胰胆管汇合异常
胰胆管汇合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畸形,丧失Oddi括约肌控制功能,胰液逆流入胆囊,引起黏膜恶变,在组织学上多表现为乳头状癌。
5.肥胖症和糖尿病
肥胖与多种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肥胖症者[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可明显增加胆囊癌发病率,其BMI每增加5 kg/m2,女性患胆囊癌风险增加1.59倍,男性增加1.09倍。肥胖症引起的代谢综合征可增加患胆囊癌的风险,如糖尿病是形成结石的危险因素,糖尿病与结石协同促进胆囊癌的发生。
6.年龄和性别
胆囊癌偏好女性。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2~6倍。胆囊癌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50岁以上的胆囊炎病人癌变率急剧增加,占总病例的70%~85%。胆囊癌发生的平均年龄为62~65岁。
7.胆囊癌家族史
其易感性明显升高,跟癌基因有关。目前的基因检测可判断其患胆囊癌的风险。
一般来说,对于这些人群,建议3-6月行B超和CA199等肿瘤指标检查,如高度怀疑胆囊癌,要进一步行腹部CT、MRI或者PET-CT检查。对于那些高危人群,应该尽早手术切除胆囊。高危人群包括1.女性且年龄在55岁以上,病程超过5年的胆囊炎、胆石症病人。2.病程在10年以上、结石直径大于2厘米3.患有直径大于1厘米的胆囊腺瘤样息肉者。4.B超提示胆囊壁明显增厚、局限性增厚、不规则增厚或胆囊萎缩者。5.有胆囊癌家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