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vs甲减,孪生姐妹的故事

2018年07月29日 1107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在日常甲亢碘-131诊疗过程中,常有患者提出这样的质疑:“我因甲亢来就诊,大夫您用碘-131把我的甲亢治疗好了,万一我治疗后出现甲减,结果从一种病转变为另一种病,这不等于没治疗嘛!”当真如此吗?否也!事实上,甲亢和甲减并不是数学上简单的1=1的关系。为何?说来话长,还是让我们首先来认识下甲亢和甲减这对孪生姐妹吧。

一、甲亢vs甲减:天生的孪生姐妹

甲状腺位于颈部正中,形似美丽的展翅蝴蝶状。甲亢和甲减是甲状腺功能状态的两极分化,是天生的孪生姐妹,她们俩的爱恨情愁,唱的全是反调:你亢我衰,你多我少。甲亢全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为高代谢症候群(兴奋、急躁、怕热多汗、心悸、乏力、消瘦等)、甲状腺肿大和突眼。甲减全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机体甲状腺激素缺乏,代谢率下降而引起的一组临床改变,典型表现为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女性月经紊乱或者月经过多、不孕等。




二、从疾病本身看,甲亢vs甲减:1≠1

甲亢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4~6,其病因较复杂,其中以Graves病最多见。甲亢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多系统病变,如神经系统(焦虑、易怒、失眠等,甚至表现为亚躁狂症或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气短等,严重时可发生甲亢性心脏病)、消化系统(多食、消瘦、排便次数增加、肝功能异常等)、肌肉骨胳系统(肌无力、周期性瘫痪、骨质疏松等)、生殖系统(月经减少或闭经、阳痿等)、造血系统(白细胞减低、贫血等)。25%~50%的患者伴有甲亢眼症(其中突眼较为特异,按病变程度分为单纯性突眼和浸润性突眼),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可以看到那双突出的、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其实多半是甲亢作怪引起的,你可不要误会他(她)是在对你放电哈。甲亢最严重的表现为甲亢危象,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甲减分为原发性甲减、中枢性甲减和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三类。其中原发性甲减占95%以上,多见于甲状腺手术后、甲亢碘-131治疗后、缺碘、亚急性甲状腺炎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儿童甲减可致呆小病。成年人甲减多见于中年女性,男女之比为1:5~10,主要影响代谢及脏器功能,严重时可引起粘液性水肿昏迷。发生于手术或甲亢碘-131治疗后的甲减,病史明确,在随访过程中可及时发现并治疗;而缺碘或炎症所致的甲减往往起病隐匿,如不能及时诊治,亦可引起全身多系统症状。




三、从治疗方法和疗效看,甲亢vs甲减:1≠1

目前,针对甲亢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碘-131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旨在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而非明确地针对病因,即3种方法均为对症性治疗而非根治性治疗,3种治疗方法的利弊见表1。相对而言,碘-131治疗具有疗效确切、经济、方便、安全等优点,缺点是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甲减。在美国,80%的医生和患者首选碘-131治疗,并把治疗后甲减转归为治愈,国内多数医生和患者会顾忌碘-131治疗后甲减。而事实上,碘-131治疗后甲减并不可怕,尤其是当患者存在甲亢并发症如严重甲亢心、严重肝功能损害等时,碘-131治疗的目标即为甲减,患者因此而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这些并发症带来的严重损伤。甲减的治疗只需要补充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医学称之为“替代治疗”),所谓“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即可迅速控制病情,获得满意的疗效。相对于抗甲状腺药物存在副作用较多(约1/3的患者可能会引起白细胞减低、肝功能损害及皮肤过敏等),治疗甲减的药物(临床多使用左旋甲状腺素)则安全的多,孕妇亦可服用。


综上,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1,相比甲减,甲亢病情相对严重,更容易引起全身多器官、多系统并发症;2,甲亢治疗方法虽多,但目前尚没有一种方法占绝对主导地位,患者往往经久难愈;而甲减虽只有替代治疗一种方案,但患者一经发现通过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即可迅速获得满意的疗效。因此,甲亢vs甲减:1≠1!实质上,是1>1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131I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南(2013版)[J].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3,33(2):83-95.

[2].褚晓秋,刘超.2012年ATA/AACE《成人甲减的诊治指南》解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6):增录6a-1-6a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