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预防心肌梗塞

2018年01月11日 2348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急性心肌梗死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季和冬季发病较多,特别是气候变化剧烈,寒冷、气温变化大时。患者发病时大多无明显诱因,部分患者在剧烈体力劳动、精神紧张或饱餐后发病。此外,用力大便等也可诱发。男性较女性多见。大多患者在发病前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血脂等冠心病易患因素,有的既往有心绞痛史,有的患者有冠心病家族史等。


心肌梗塞发病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为3~4月和11~1月。发病率与冷空气活动极为密切,当气温下降,气压上升,湿度下降时,心肌梗塞病人剧增。


春季忽冷忽热的天气最容易引起该病发作,大部分的心肌梗塞都发生在上午4~10时,这段时间被专家比喻成是好发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因为一般的心血管药物药效维持2~6小时,晚上服用的药物在凌晨时间差不多已经代谢完毕了。


有的老年人由于患有冠心病,经不住气候的骤然变化而易突发心肌梗死。“倒春寒”的冷空气是促发心绞痛的罪魁祸首。


由于寒冷的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末梢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指数增加,左心室负荷加重,使心肌缺氧。另外,寒冷还可以激发冠状动脉痉挛。


一、临床表现

1、心肌梗死先兆症状:心绞痛发作较频繁、性质较剧、持续较久、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多在安静休息时发作。


 2、胸痛:突然发作胸骨后难忍的压迫性疼痛,和心绞痛类似,但比心绞痛的程度严重得多,持续不能缓解,有时放射至咽喉、下颌、左上肢或后背。


 3、伴随症状:常伴大汗、乏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含硝酸甘油无效。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病人常烦躁不安、恐惧,或有濒死感。


 4、其它不典型症状:上腹部疼痛、后背疼痛、牙痛、心慌、晕厥、胸闷气喘等。


疼痛也是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中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心前区,同时,胸骨下段后部常憋闷不适、或伴有恶心、呕吐。不典型部位有右胸、下颌、颈部、牙齿,罕见的则有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趾疼痛。疼痛性质为绞榨样或压迫性疼痛,也可为紧缩感、烧灼样疼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持续时间常大于30分钟甚至长达10余小时。


二、家庭防治措施

1、要注意气候变化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有不适。资料表明,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2、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

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生理效应与用力屏气大致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肌梗塞的常见原因。


3、放松心态

日常生活中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物要能泰然处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


4、适度锻炼

一般来说,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周至少要有3次认真的体育锻炼,每次不少于20分钟,但也不宜超过50分钟。开始时要先活动一下身体,如举臂、伸腿等。锻炼结束时要做一些放松活动,不应立即停止活动,更不应锻炼后马上上床休息,否则容易引起头晕,对心脏不利。在参加体育锻炼之前,应该先测定体力耐受程度。运动锻炼不要过度,过度会导致血压急剧上升,使左心室过度疲劳和促使发生心力衰竭。运动量一般可视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定。如果是心、肺功能都正常的人,可以根据锻炼后的最高心率限度来定。具体计算方法是,最高心率=220-年龄数X0.75。例如您今年60岁,那么(220-60)X0.75=120次,如果超过120次,则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5、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

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较严重的病人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洗澡。


6、做好曰常保护

冠心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种保护措施非常重要,同时,还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7、应急措施

如果出现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千万不要惊慌,首先病人应立刻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立即请医生上门,就地诊治。同时做好送往医院的准备。交通工具必须平稳舒适。病人应避免走动,情况相对稳定时以担架运送。运送途中可持续或间断使用硝酸甘油等扩冠药。症状严重心电图变化时按心肌梗塞处理。梗塞先兆得到及时处理的病人,有的可免于急性心肌梗塞,有的即使发生心肌梗塞,梗塞范围也较小,症状较轻,并发症少,易于康复,存活率明显提高。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