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 | 卒中预防征程中,“他”功不可没!
2019年03月12日 8028人阅读
提到脑卒中,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种老年病,然而事实总是“啪啪”打我们的脸。现在到卒中病房溜一圈,已不再是花白一片,中青年患者反而越来越多。
有没有办法逆转这种局面呢?当然有,那就是卒中预防!10月29日是第12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就是“预防卒中”!在这场攻坚战中,血脂管理可谓是重中之重。
血脂与脑卒中的恩恩怨怨
脑卒中分为两大类:缺血性(缺血性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出血),我国人群中缺血性卒中更多见。
缺血性卒中是多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所致,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血脂——尤其是“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
“坏”胆固醇LDL-C的危害很大,其会损伤血管,使得血脂颗粒沉积于血管壁,形成脂质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增大使血管变窄,从而引发脑卒中。可见“坏”胆固醇LDL-C是导致脑卒中的“元凶”之一,预防卒中过程中,它是重点攻克对象!
一级预防这样做
一级预防就是防患于未然,即现在没有发生脑卒中,为了避免将来发生,应该做的预防措施。
1.生活方式改变
这是基石,包括:合理饮食、戒烟、减重、规律活动等。
2.药物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无效者需采用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是首选!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胆固醇生物合成酶抑制剂,可减少胆固醇的合成,有效降低“坏”胆固醇LDL-C,延缓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进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患者的脑卒中风险。
血脂异常伴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为脑卒中高危/极高危状态,此类患者不论基线“坏”胆固醇LDL–C水平如何,均提倡采用改变生活方式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将LDL–C降至1.8mmol/L以下或使LDL–C水平比基线时下降30%~40%。需要注意的是,他汀不可随意减量和停用,因为有研究提示,停用他汀反而有可能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二级预防这么搞
二级预防就是亡羊补牢,即已经发生了脑卒中,为了避免将来复发,应该采取的措施。
1.生活方式改变
同样重要,包括:合理饮食、戒烟、减重、规律活动等。
2.药物治疗
(1)不是因为心脏疾病原因导致的脑卒中,不管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建议采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有证据表明,当“坏”胆固醇LDL–C下降≥50%或LDL≤1.8mmol/L时,二级预防更为有效。
(2)对于坏”胆固醇LDL–C≥2.6 mmol/L的、不是因为心脏疾病原因导致的脑卒中,推荐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风险。
(3)由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99%)导致的脑卒中,推荐高强度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推荐目标值为LDL–C≤1.8mmol/L。
(4)颅外大动脉狭窄导致的脑卒中,推荐高强度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
(5)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总体上是安全的。有脑出血病史的脑卒中患者,需要权衡风险和获益合理使用,换句话说听医生的就行。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脑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2015 [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 8 ): 629-643.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 10 ): 833-853.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4 [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 4 ): 258-273.
4.严晓伟. 降胆固醇治疗与卒中的预防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7,45( 2 ): 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