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吃怎么办?

2017年10月18日 1050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门诊上常常可以看到像乐乐这样2-5岁说话重复的小朋友,原本说话流利,似乎是突然就口吃了,家长们往往十分费解和担心。那么,原本正常的儿童为什么会发生口吃呢?家长们又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下面就家长们常有的疑惑和问题做一下小小的科普。


一、什么是口吃?

口吃是一种言语流畅性障碍,属于神经发育障碍中交流障碍的一种,指在说话过程中,个体确切地知道他希望说什么,但是有时由于不随意的发音重复,延长或停顿,而在表达思想时产生困难。常见于2-8岁的儿童。男孩多见,男女比例约为3-4:1.

二、口吃有哪些表现?

主要表现是说话不自主的中断,字词音节重复、发音延长等。如第一个字重复、拖长,说出第一个字后停顿。发音困难主要是某些辅音如“b、d、g”等,遇到这样的音节时儿童常需十分用力或反复重复、停顿,一旦说出来即全身放松。故而儿童常避免发这些音节。而“p、t、k”等音较为容易。口吃时常常伴有点头、眨眼、面部抽动、全身用力等。常会伴有退缩、羞愧、焦虑、胆小、自卑等心理特征。常回避容易产生口吃的场景,如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不愿参加集体讨论、上课怕发言、怕被提问,幼儿则不愿讲话等。焦虑、紧张或面对突发事件时加重,情绪放松时减轻。而自言自语、背诵儿歌等时基本不出现。诊断标准是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上。

三、口吃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哪些?

口吃发生的原因不明,目前认为与神经发育、遗传及心理环境因素等有关。

1.大脑局部发育异常: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口吃患者存在左侧扣带回前部和颞叶异常激活。而颞叶与听觉密切相关。

2.早期语言发育过程:口吃容易发生在2-5岁幼儿,此时为语言的快速发展期。

3.性格气质:口吃者常常脾气急躁,要强,在受到挫折后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4.左利手: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左利手儿童更容易发生口吃,尤其是在左右手转换后不久。

5.模仿:有人认为儿童口吃的发生与模仿周围人的口吃行为有关。

6.应激事件:50%的家长报告口吃发生前有应激事件如受惊吓、被呵斥打骂等。

7.遗传:许多口吃患儿父母幼时有口吃现象。

8.发育延迟、多动、围产期损伤等也有一定关系。有研究发现,有口吃现象的儿童其精细动作能力较弱。

四、医生怎样诊断口吃?

根据家长的描述和孩子的表现,诊断一般不困难。有时候医生会酌情建议做一些检查如听觉、口腔、家庭教养环境、心理及发育水平评估,有时可能还需要做颅脑核磁共振检查等。另外,患有其他疾病如发育迟缓、构音障碍、多动障碍、抽动障碍、焦虑障碍等常常会伴发口吃,故而常需要相应的检查以治疗共患疾病。

五、口吃怎么治疗?

言语训练是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口吃患者往往讲话急、慢、猛、重,故而通过言语训练改变这种讲话方式,可以缓解口吃现象。

1.放慢语速:可以先以非常慢的语速(60个字/分钟)讲话,慢慢过渡到正常语速,生活中也尽量提醒自己慢慢地说话。还可以借助于语言延迟反馈器帮助患者达到极慢的语速。

2.诱导发音:对一些发音困难的单词、句子可以重点训练,反复练习。

3.进行说话的节律和韵律训练,增加说话的抑扬顿挫感。如夸大地朗读韵律诗,绕口令、儿歌等。

4.说话尽量轻柔发音,避免发音重。常练习深呼吸。

5.第一个音可以拖长一些,说完第一个音,再说第二个音。第一个音要比第二个声音低柔一些。

6.言语辅助器的使用:如节拍器、延迟听觉反馈器等可以帮助患儿形成韵律,放慢语速。

六、口吃需要心理治疗吗?

对于口吃患儿来说,担心自己口吃的焦虑和恐惧情绪是普遍存在的,这种恐惧的心理会加重口吃现象,口吃频繁反过来又加深心理障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消除恐惧的心理因素对口吃患儿来说非常重要。轻者可以在诊室内给予解释和鼓励,同时家长配合接纳和理解孩子,创造良好的讲话氛围。重者或有应激事件、心理创伤者可给予定期的心理治疗。

沙盘游戏治疗对缓解儿童焦虑情绪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口吃患儿的症状。

系统脱敏疗法,根据患儿发生口吃的场景不同,进行引起焦虑和口吃的等级,然后按照由低到高的层级进行语言训练和放松训练,逐渐过渡到正常自然的语境中可以自如的讲话。

森田疗法提倡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可以明显改善口吃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口吃症状。

加强自我情绪管理,保持稳定的心境,也是是预防和控制口吃复发的重要手段。

七、口吃需要药物治疗吗?

口吃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但伴有严重焦虑情绪者可适当服用抗焦虑药物,以降低焦虑,缓解口吃。或有共患病者,需要同时治疗共患病。

八、家长应该如何配合?

了解到口吃的病因及表现后,家长应该尽量降低焦虑,创造温和宽容的家庭氛围。

1.避免做的事情:

不要打骂或批评,避免过度关注或强化,避免打断孩子讲话,尽量不去提示孩子,避免说“想想再说”、“放松、深呼吸再说”等诸如此类的话。以免加重儿童焦虑情绪。避免焦虑急促地催促孩子,并少用多重疑问句如“你想说啥?你这句话什么意思?“等。

2.可以做的事情:

家长讲话尽量简洁明确,以短句子为主,放慢语速,语调平和,注意节奏及韵律,适当停顿。全神贯注聆听:重点是聆听孩子说了什么而不是怎么说的,保持眼神接触;用眼睛来听。提高孩子自尊,让孩子享受说话的乐趣,及时鼓励。为孩子提供充裕的、稳定的说话时间。不管说话是否流利均要及时反馈。及时观察记录孩子口吃的行为,如严重程度可以分等级、频率、发生的情景及诱发因素等。尽量设法减少在不利情景下谈话的次数和内容。

据报道,40%的儿童口吃会在青春期后自愈。故而,家有口吃的孩子不必过于焦虑,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温馨的家庭氛围,根据孩子口吃的严重程度及时到医院就诊,积极进行言语训练,大部分孩子都会有个美好的未来。推荐一部刻画口吃患者的相关电影,《国王的演讲》,影片讲述了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父亲乔治五世如何克服口吃顽疾的故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