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痉挛发病特点
2022年06月26日 1292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 定义:
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
2.发病情况:
中年后起病(30岁以下面肌痉挛患者仅占全部面肌痉挛患者的0.9% ),绝大多数为单侧,右侧稍多。男女无差别或女性稍多。 面肌痉挛发病率每10万人女性14.5,男性7.4。
3症状:
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
典型的面肌痉挛首先从眼轮匝肌开始,逐步向下发展波整个半侧面部。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发病时影响患者容貌,给患者身心造成较大痛苦。重者出现眼裂变小,口角向病侧歪斜,波及镫骨肌时可生耳鸣。
4.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原发性面肌痉挛多数在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病程初期多为一侧眼轮匝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逐渐缓慢扩展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为人注意,严重者甚至可累及同侧的颈阔肌,但额肌较少累及。
5.抽搐发作特点:
阵发性、快速、不规律的抽搐。初期抽搐较轻,持续仅几秒,以后逐渐延长可达数分钟或更长,而间歇时间逐渐缩短,抽搐逐渐加重。
严重者呈强直性,致同侧眼不能睁开,口角向同侧歪斜,无法说话,常因疲倦、精神紧张、自主运动而加剧,但不能自行模仿
控制其发作,入眠后多数抽搐停止。
双侧面肌痉挛者甚少见。若有,往往是两侧先后起病,多一侧抽搐停止后,另一侧再发作,而且抽搐一侧轻另一侧轻重,双侧同时发病、同时抽搐者未见报道。
少数病人于抽搐时伴有面部轻度疼痛,个别病例可伴有同侧头痛、耳鸣。
面肌痉挛怎么治疗
面肌痉挛的治疗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打肉毒素和显微血管减压术来治疗。传统的药物治疗虽然可以缓解面肌痉挛的一些症状,但是使用这种药物治疗可能会对肝肾功能造成损伤,还可能伴随着头晕、嗜睡的风险。而使用注射肉毒素的方式治疗面肌痉挛也有不足的地方。百分之九十的患者在初次使用肉毒素治疗有效。肉毒素代谢后症状复发,需要重新注射,随着病程延长及注射次数增多,疗效就会逐渐减退,另外,肉毒素长期打会引起面部肌肉萎缩,所以对于病人面部外观也有一定影响。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是指通过高倍显微镜对颅内神经血管进行放大再操作,将垫片放在神经和血管之间,从而解除血管对面神经根部的压迫,恢复面神经的正常功能,使面肌抽搐症状得到缓解。
在这里提醒一下如果有这方面症状的朋友们也不要焦虑,面肌痉挛是一种良性疾病,不会危及生病,及时到院就诊,是可以康复的。
黄河中心医院依托医联体,携手航空总医院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国强教授,联合黄河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执行主任杨涛等一大批资历深厚的专家组成一支临床经验丰富,医术水平高超的专家团队。开展了治疗三叉神经痛等一系列神经外科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