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与临床,医疗双胞胎,漫漫医学路,相伴共发展

2017年09月21日 1706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2001年,我考入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我的硕士导师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最年轻的硕导王健生老师,2006年我报考他的时候,我23,他36,我也是他的第一个学生!导师的科研很好,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获得者,国科金省基金一大堆,但是很多医院的同事老师提起他,都说他科研做的好,但是临床......”!但是,跟随王老师上门诊、下病房、做手术,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经验丰富、态度认真、操作精准,当然我上临床的时间很短,自己也无法做出准确公正的判断。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科研做得好的人临床必然一般,而手术做的好却无法顺利的晋升职称,因为人的精力总是有效的,这也是一些老师亲口告诉我的!这是我第一次感受科研与临床的碰撞!


2008年,王老师晋升了正高,顺利当了博导,我也于顺利直博,继续跟随王老师继续科研和临床,当然以科研为主!王老师独立带组,临床上开展的风生水起,并逐步开展西北乳腺协作组和陕西省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事宜,通过义诊、查房、科普宣讲、举办会议等多种形式延伸临床的定义,拓宽医疗的范畴,成为省内外知名的乳腺专家!而我,则专心潜身科研,开展肿瘤基础研究,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协同团队近十名硕博士,以每年5sci,近十篇中文的速度进步着,自己的科研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年年获得学校奖学金,并以优秀毕业生于2011年年底毕业,同时课题组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不断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基金资助,师弟师妹也开始联合培养,进一步促进了团队的发展。虽然感觉科研与临床共同进步,但又感觉两者虽有联系,却不够紧密!


2012年,我来到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消化内科工作。初涉临床,独立管理病人,我几乎全身心的投入到临床中,出入院、急会诊、值夜班、抽腹水等几乎占据了我的所有时间,但硕士博士期间养成的科研习惯,一方面让我详细记录每个病人的情况,并努力随访治疗效果,体会不同方法的对比效果,还不忘上网和论坛寻求最新指南和治疗理念,从而使我临床水平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也不断提高;另外一方面,我还利用每晚九点到十二点、周末以及节假日的时间,总结归纳相关实验数据,继续发表sci文章和中文文章,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省基金、院基金的资助,获批院精英人才苗子人才和后备人才称号。这个时候,我只是觉得科研的思维惯性让我临床受益,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举一反三、见微知著,但科研仍是基础文章,研究只是细胞动物,基金依然临床脱钩。科研帮助了临床,而临床却阻碍了科研,忙碌的临床工作让人无暇顾及科研!


2015年,我晋升了副主任医师,开始担当二线工作,逐步掌握了胃肠镜、胶囊内镜、超声内镜等操作,先后开展了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术(EVL)、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术(EIS)、内镜胃全层切开术(EFR)、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等治疗技术,对于消化道早癌及食管胃静脉曲张产生浓厚兴趣。同时,我也开始关注临床科研,看到国内大咖在消化届顶级期刊发表,甚至是封面文章,介绍他们发明的新的术式,报道他们对某类人群采用何种治疗的疗效对比,探讨采用干预对一个临床小问题的影响,以及大规模临床RCT研究的试验结果,这些都让我艳羡不已,自己也愿意去向这个方向努力。从点滴做起,在努力学习内镜最新早癌诊断知识点基础之上,对自己经手的每一例胃肠镜患者,都做到认真细致观察,将可能的早癌病例,主动与患者建立联系,追踪病理活检结果,随访患者症状,督促患者及时复查;从细节做起,对于自己治疗的ESDEMREFR患者,建立随访数据库,并及时总结每一例病例的心得体会,对比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等;从临床做起,对于临床常见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寻求可解决的方法,通过详细论证后试图应用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如便秘患者的肠道准备差,基于此申请临床课题,探讨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便秘患者肠道清洁度的影响等。这种尝试,让我真正体会到临床与科研,其实是医疗的双胞胎,两者时刻联系,同时存在,又相关影响,相爱相杀。我还需要不停磨炼,看能否最终掌握!


2016年,导师王健生教授的西北协作组已开展十余年,虽然王老师已是著名的肿瘤外科专家,但是他在科普这条道路上的坚持,让他在2016年年底荣获“健康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加上之前获得的“全国首批五星级健康志愿者”、“陕西省雷锋式职工”,让王老师在国内也声誉斐然。他发起组建的西北乳腺疾病防治协作组,已覆盖陕西91县市,服务人口超过2000万。我才知道,科研和临床结合的最高境界就是科普宣传,将临床的经验和科研的心得,以最朴素和实用的方式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治未病的目的,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干预,最终降低疾病的不良预后。所以,科研和临床的结合,我的导师王健生教授已然走到前列,也是我永远学习的对象。


2017年,我已快到不惑之年,再也不会认为科研和临床是一对仇人,两者没有孰轻孰重、没有主次之分、没有伯仲之别,有的是共生共长,共同开花,共同结果。也只有掌握好临床和科研,能够担负起科普宣传的责任,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