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如何正确诊断面肌痉挛?

2019年01月08日 793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有的患者怀疑面肌痉挛,去门诊找大夫,结果大夫就问了问病情,让自己做了几个龇牙咧嘴的动作,就说是面肌痉挛,让再观察一段时间,这样是不是太草率了点?难道不需要用什么“高大上”的仪器检查吗?

  事实上,诊断面肌痉挛,问诊和做表情相当重要。通常,大夫会让患者做快速睁眼-闭眼、龇牙以及不停鼓气等动作,其实是在检查面神经5个分支的功能。如果患者不能做好这些动作,就说明相应的面神经功能有问题。大夫再结合患者讲诉的患病过程和症状,大致就可以推断是不是面肌痉挛了。

  但是,由于94%的面肌痉挛都是从眼皮跳动开始的,如何才能知道这是真正的面肌痉挛,还是单纯的眼皮跳呢?时间是最好的检验方法。因此,一般情况下,大夫会告诉患者三个月后再来复查,看抽动范围有没有扩大到嘴角、脖子等部位;如果三个月内病情进展很快,就不要等到三个月,患者要尽快再次就诊。

  可是,毕竟等三个月很难受,有没有什么办法立马就能确诊呢?

  面肌痉挛的诊断主要靠医生看到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患者仍需要进行头磁共振检查。有条件的医疗单位有专门针对面肌痉挛的磁共振检查方法(3D—TOF和FIESTA检查序列)。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条件,也应该行头磁共振平扫检查,其目的在于:(1)了解有无导致继发性面肌痉挛的颅内病变,如肿瘤、脑血管畸形(AVM)、颅底畸形等;(2)明确有无与面神经存在解剖接触的血管,显示出血管的类别、粗细以及对面神经的压迫程度。

  面肌痉挛有哪些治疗方法?能根治吗?

  面肌痉挛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较为局限,除微血管减压术外难以获得根治效果。

  (1)、药物治疗:包括卡马西平(得理多)、奥卡西平以及安定等,以卡马西平最为常用,效果相对较好。早期可减轻部分病人面肌抽搐症状,随服药时间延长效果逐渐减弱。常用于发病初期、无法耐受手术或者拒绝手术者以及作为术后症状不能缓解者的辅助治疗。药物治疗可有肝肾功能损害、头晕、嗜睡、白细胞减少、共济失调、震颤等不良反应,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即刻停药。特别指出的是,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有发生剥脱性皮炎的风险,严重的剥脱性皮炎可危及生命。

  (2)、肉毒素注射:多数病人对初次注射肉毒素有效,可缓解约3~4个月,可再次注射,但疗效逐渐减退。主要应用于不能耐受手术、拒绝手术、手术失败或术后复发、药物治疗无效或药物过敏的成年病人。当出现疗效下降或严重不良反应时应慎用。过敏性体质者及对本品过敏者禁止使用。

  (3)、显微血管减压术(MVD):针对病因治疗,是唯一的根治性治疗选择。通过外科手术将导致面肌痉挛的血管推移离开面神经而达到根治目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