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梦,中医怎么看

2020年06月22日 975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经常听到有朋友埋怨说:“昨晚没有休息好,做了一夜的梦”;“我最近梦特别多,躺在床上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睡没睡着”;“我能睡得着,但晚上的梦这个多呀,就像在放电影,一场接一场,睡觉起来后觉得更累了”……这一类现象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多梦”。
多梦是指睡眠不实,睡眠中乱梦纷扰或梦境纷纭,醒后感觉头昏、神疲的症状。多梦常与失眠相伴,导致夜间睡眠质量差,以致不能恢复体力和精力,白天精神不振,影响日常工作和学习,甚至伴有心悸、神疲、头晕、乏力、健忘等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梦”是在快波睡眠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生理现象,是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其表现形式有表象成分,又带有感性性质的记忆活动或超常规的联想。每个人睡着后都会做梦。大多数人醒来后不久就忘记做了什么梦,往往只留下某些感觉或朦胧记忆。而梦感则是指醒来后对梦中某些情节的回忆,或留有曾做过梦的印象。那些醒后还清晰记得梦的内容,自诉睡眠质量不高,或者自觉乱梦纷扰、似睡非睡的人所说的梦其实指的是梦感。现代医学认为梦感往往与情绪因素和性格特点有关。
中医学的传统认识则认为梦由“心”生。这里的心是中医的五脏之一,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心主神明。《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与梦密切相关的是“心神”。中医的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就是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等心理活动,梦是上述心理活动的特殊表现形式;广义的神是指生命活动的在外体现和主宰。心神以清明为本,性喜宁静,心神赖心血滋养、赖心阴宁静。心气虚或心血虚心神失养,痰饮等浊物致心神不清,心阴虚或心火旺致心神不安宁,都可导致多梦,甚至失眠、心悸。因为在中医学的认识上多梦和失眠有共同的病理机制,因此二者常常伴见。多梦以睡眠不实,睡眠中乱梦纷扰或梦境纷纭为特征;失眠则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持续时间要大于4周,且反复3月以上,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其程度相对多梦更加严重。
出现了“多梦”的症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该到医院就诊,必要时行相关检查排除引起的一些常见病,如失眠、睡眠障碍、神经衰弱、心脏病、肾病、哮喘、消化道疾病,以及骨关节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等。确诊后可以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其次,对于多梦的人,有如下保健建议:
放松心情
规律作息,睡觉时保持平和心态。一是对于“多梦”现象不可过分关注,睡前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不宜思考问题、看紧张情节的影视或小说等。二是对于一些烦心事,或工作中的疑难、困惑,在睡前不要再反复思考、谈论,以免在大脑皮层产生印记,睡觉的时就容易衍生出类似问题或者发散性问题的梦境影响睡眠。
运动与音乐
睡前1-2小时可以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步、打太极拳、做有氧运动,睡前听一些轻柔舒缓的音乐,使大脑皮层和周身肌肉充分放松,对入睡和睡眠质量都有帮助。
泡脚加按摩
睡前泡脚,最好泡15-20分钟,泡脚时候还可以按摩足底心的涌泉穴,正确的方法是用手心擦脚心,用手掌从脚后跟处擦至脚心涌泉穴处,既有助全身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又可以温肾,引气下行,调节睡眠,促进心肾相交,减少多梦。睡前躺在床上可以按摩手腕内侧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的神门穴也有助于调畅心神,改善睡眠,减少多梦。
中成药和药膳
《黄帝内经》中说:“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所谓少气,即气不足,气不足则阳不守阴,神失其守,故为多梦。如果多梦易惊醒,且疲乏、困倦、气短,不妨试试安神定志丸或参苓白术散,中医学认为健脾益气,可以宁心壮胆,脾五行属土,“土”能镇静故能减少多梦。对于一些多梦易醒,心烦失眠,兼见健忘头昏,面色不华,心脾两虚,阴血不足的女性朋友,则可选用归脾丸和酸枣仁小米粥。将酸枣仁捣碎与黄小米一起熬粥,或研末睡前冲服都可以安心神,酸枣仁甘酸性平,入心肝胆经,有宁心安神、养肝的作用。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曾说:“血不归脾而睡卧不宁者,宜用此(酸枣仁)大补心脾,则血归脾而五藏安和,睡卧自宁。”对于那些情志过激,大怒之后多梦失眠,心烦易怒,兼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苦咽干,便秘尿黄,属肝郁化火扰神者,不妨试试丹栀逍遥丸或栀子豉汤。用栀子10克与淡豆豉30粒煮水代茶饮,可以清热除烦,改善心烦多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