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的“癌前疾病”“癌前状态”“异性增生”“上皮内瘤变”概念梳理

2022年03月09日 814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胃癌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过程,关于胃癌的发生,被广泛认可的是肠型胃癌的Correa's 瀑布模型 (Correa's Cascade)。


即在Hp感染等因素的影响下,正常胃黏膜逐渐由炎症发展为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dysplasia)/上皮内瘤变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最后演变为胃腺癌。

癌前病变的类型


1971年癌前病变是指容易转化为癌组织的病理变化,异型增生是直接的癌前病变。一些西方学者将萎缩、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分类为广义胃癌前病变。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胃癌前兆分为"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并提出了癌前病变的概念。
- 胃的癌前疾病,包括: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胃息肉、残胃等。
- 胃的癌前病变,是指:容易转化为癌组织的病理变化,异型增生是直接的癌前病变。一些西方学者将萎缩、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分类为广义胃癌前病变。


病理命名

- 1978年,WHO批准统一使用“异型增生”一词,并定义了标准,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 
- 2000年,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推荐术语“胃上皮内瘤变”(gastr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GIN)。
- 2010年,WHO推荐“异型增生”和“上皮内瘤变”同等使用。不典型增生侧重于形态学改变,而上皮内瘤变则侧重于肿瘤的进化过程,可分为低级别(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和高级别(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 
- 2019年WHO新分类推荐在胃肠道使用“异型增生”一词,可分为低级别异型增生(low grade dysplasia,LGD)和高级别异型增生(high grade dysplasia,HGD)两个等级。


风险概率

一项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的研究表明,不同起步点的胃黏膜病变后续发生胃癌的风险分别为:

正常粘膜组 20 x 10−5,微小粘膜改变组 42 x 10−5,胃炎组 59 x 10−5,萎缩性胃炎组 100 x 10−5,肠上皮化生组 129 x 10−5,非典型增生组 263 x 10−5。

用通俗的语言表述:以瑞典普通人群作为标准组,上述各组的胃癌标化发生率分别为 1.0、1.5、1.8、2.8、3.4、6.5。非典型增生发生胃癌的风险超过正常人的6倍以上,这也就是要求增加胃镜随访频次的理由。


治疗建议

高级别异型增生需要积极治疗,其他的类型只需要祛除原发疾病,密切观察即可。不需要过度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国整合胃癌前病变临床管理指南Chin J Gastroenterol,2021, Vol. 26, No.2

2. Huang, Robert & Choi, Alyssa & Truong, Camtu & Yeh, Matthew & Hwang, Joo. (2019).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astric Intestinal Metaplasia: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Gut and liver. 13. 10.5009/gnl19181. 

3. Fox, James & Wang, Timothy. (2013). Dietary Factors Modulate Helicobacter-Associated Gastric Cancer in Rodent Models. Toxicologic pathology. 42. 10.1177/0192623313512564. 

4. http://gi.dxy.cn/article/137348  DXY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