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

2019年01月13日 889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拇外翻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拇趾在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移位,多双足对称出现,畸形表现为拇趾外翻,向其他脚趾方向偏斜,而脚拇指根部的跖骨头明显突出;症状表现为疼痛。不过疼痛轻重与畸形程度并不成比例,有时畸形严重,疼痛却不明显,但是大多数畸形严重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本病常可合并平足症,并发滑囊炎、足拇囊炎、鸡眼、脚垫及脚趾畸形等。 
高危人群 
据相关统计,本病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具有家族拇外翻病史的人、长久站立工作的人,以及经常穿尖头鞋、高跟鞋的人,都较容易发生拇外翻。 
遗传情况 
本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约一半与遗传因素有关,尤其是母亲有拇外翻,则子女患病率有明显增加。 

就诊科室 
外科-手足外科 

预后影响 
一旦发现有“拇外翻”畸形,最好及早防治,不仅能延缓继续发展的程度,还能有效预防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病因 
关于本病的发病原因,可与遗传、穿鞋习惯、韧带的柔韧性、系统性关节疾病、足部结构异常等有关。 
1.遗传:是本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青少年患者,若母亲患有拇外翻,则子女患病率会明显增高。 
2.穿鞋习惯:拇外翻的发生可能与穿鞋不合适有重要关系,经常穿高跟鞋、尖头鞋,导致全身重量集中在足前部,或迫使前足挤压在狭小的区域,使足趾长期处于不正常状态,长此以往,加大了拇外翻发生的可能性。 
3.韧带的柔韧性:随着年龄增长,韧带的柔韧性会逐渐减弱,维持足部稳定性的功能减弱,可能较易发生畸形。 
4.系统性关节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病变常会破坏足部软组织和骨关节的正常平衡结构,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拇外翻畸形。 
5.足部结构异常:扁平足、第一跖骨头呈圆球形、第一跖骨过长或过短等。 
6.其他:创伤、脑瘫等原因造成的神经肌肉性病变,引起足部第一跖趾关节软组织肌力不平衡,也可产生拇外翻。 

预防 
发病将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且还较易发生一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故预防很有必要。 
1.避免长期穿高跟鞋或尖头鞋。 
2.对于存在扁平足或神经肌肉性病变等导致足部软组织肌力不平衡的患者,可通过积极治疗,还可通过调整鞋子及选择合适护具,避免发生畸形。 
3.积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关节炎症病变。 
4.避免长久站立。 

并发症 
本病在发展进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比如跖骨头的突出部分,长期受鞋帮的挤压、摩擦,使得局部皮肤增厚、骨质增生,并可在该处皮下产生滑囊、导致滑囊炎;第二脚趾向脚背方向突起,经常发生摩擦,而出现鸡眼等问题。 
第二趾锤状趾,第二、三蹠骨头蹠面形成胼胝,第一蹠趾关节突出部形成足拇囊炎。 

临床表现 
总体症状 
主要症状表现是足部疼痛,主要体征表现是足部畸形。然而疼痛轻重与畸形程度并不成正比,畸形明显不一定疼痛也明显,不过大多数畸形严重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伴有行走困难。 
疼痛:有拇囊炎引起的疼痛,锤状趾引起的疼痛,足底胼胝引起的疼痛,外侧跖骨应力集中引起的疼痛,姿势性代偿引起的膝关节、髋关节及腰骶部的疼痛。 
畸形:足拇趾外翻,第一跖骨内翻,第一跖趾关节内侧骨赘,第二、三趾锤状趾,旋转畸形等。 

治疗 
治疗方案 
关于本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根据不同程度的疼痛与畸形,治疗方式上可分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适用于早期仅有畸形没有症状或症状较轻的患者。 
注意休息,减少活动,穿宽松的鞋子减轻疼痛及防止加重畸形,若疼痛还不能够缓解,可采取热敷、理疗或药物止痛。多在晚上佩戴矫形支具,具体哪种类型支具,需要根据拇外翻的不同类型和程度共同决定,当然了,要坚持住,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疼痛,矫正畸形或延缓发展。 
2.手术治疗:经保守治疗不能缓解,以及持续疼痛或严重畸形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减轻疼痛,纠正畸形,从而改善足部功能。临床上可采用的手术方法很多,需要根据畸形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 
第一、第二跖骨夹角小于15度的轻、中度拇外翻,可采用跖骨头内侧骨赘切除,拇收肌腱切断或切除。拇收肌腱断端移位至跖骨头颈部外侧或采用跖骨头颈部截骨外移。 
如果第一、第二跖骨夹角大于15度,一般更多采用第一跖骨干或基底截骨术。 
对于第一跖趾关节已有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若年轻,多采用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若年老,可采用Keller手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