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不欲生之原发性痛经
2018年07月23日 507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痛经(Dysmenorrhea)是指月经前及行经期间, 下腹及腰部痉挛性疼痛, 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肢冷, 尤其多见于未婚青年妇女。曾有女性形容严重痛经时生不如死,痛经可分为2 大类:一种是无生殖系统明显病变的, 称为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是非盆腔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为内分泌功能失调所致,一般在初潮开始就会发生,以月经初潮后6~ 12个月多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 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和乏力等症状。其发病因素复杂,病理改变主要为子宫平滑肌和子宫壁螺旋动脉强烈收缩、缺血和缺氧。原发性痛经是目前妇科最常见疾病, 严重影响妇女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另一种是由明确的疾病引起的痛经, 称为继发性痛经(Secondary Dysmenorrhea), 其与原发性痛经有明显区别, 可由生殖器炎症、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生殖器官疾病引起, 出现痛经的时间是在正常行经一段时间(多为3 年)后才开始发生。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梅泉
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 ,PG) 与原发性痛经 前列腺素的改变被认为是形成痛经的根本机制。目前研究较多并与生殖系统密切相关的前列腺素是PGE2 和PGF2α。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 子宫内膜中PGE2 与PGF2α 含量呈周期性变化。黄体期及月经期, 子宫内膜产生的前列腺类产物增多, 黄体期PGE2 的含量比PGF2α 高, 而月经期则相反, PGF2α的含量大大增加。痛经妇女月经期子宫内膜、月经血、外周血和腹腔冲洗液中PG 的浓度明显高于非痛经妇女, 且月经前48 h 子宫内膜PG 生成达高峰,恰与痛经出现相同步。PGF2α 与PGE2 对非妊娠子宫的作用不同, PGE2可抑制子宫平滑肌的自发活动, 而PGF2α 则促使子宫平滑肌收缩, 子宫血流量减低, PGF2α/PGE2 比值的升高能导致子宫平滑肌收缩加重, 一旦子宫内膜产生和释放PGF2α 过多, 导致二者比值过度升高, 高浓度的PGF2α 作用于螺旋小动脉壁上的PGF2α 受体, 引起子宫平滑肌痉挛性收缩。因此, 通过阻抑PGF2α 与子宫螺旋小动脉壁上的PGF2α 受体结合,或通过减少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均可达到治疗效应。
雌二醇( es trogen 2, E2) 和孕酮( progesterone , P )与原发性痛经 痛经与月经周期中性激素变化相关。前列腺素在痛经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而其生成受性激素的调节。黄体中期雌激素高峰促进月经前期子宫内膜PGF2α 生成增加; 孕激素可以促进雌二醇转化为无活性的雌酮, 减少前列腺素的生成和降低子宫平滑肌舒缩活性而缓解痛经。痛经大鼠外周血、子宫中
的PGF2α、TXB2 含量与E2 浓度密切相关。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 Non- s 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 , NSAIDs )是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最常用药物, 约有64%~100%患者应用此类药物后主观症状减轻。NSAIDs 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 cyclooxygenase,COX) 而减少PGs 的生物合成, 缓解由PG 引起的子宫痉挛性收缩。
口服避孕药(Oral Contraceptives)此类药物适用于需要节育的女性。避孕药具有双重作用, 一方面可以减少月经量, 另一方面可通过抑制排卵, 降低血中雌激素的含量, 使血中前列腺素、血管加压素及催产素水平降低, 从而起到抑制子宫活动的作用,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口服避孕药是二线药物。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 中医认为, 原发性痛经主要是由于妇女在行经期间, 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 导致冲任郁阻或寒凝经脉, 使气血运行不畅, 胞宫经血流通受阻, 以致“不通则痛”; 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 不荣则痛。运用经典方剂如少腹逐瘀汤、四物汤、温经汤、调肝汤等加减化裁进行治疗, 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常用中成药: 元胡止痛片( 胶囊/滴丸)、 舒尔经颗粒( 胶囊/片) 、妇科得生丸、妇女痛经丸、痛经口服液、痛经灵颗粒、痛经宁片( 颗粒) 、得生胶囊、田七痛经胶囊( 散)、艾附暖宫丸、少腹逐瘀颗粒、经舒胶囊、温经颗粒(丸)、痛经片( 丸/胶囊) 、调经止痛片( 胶囊)、妇康片、妇康宁片、八珍颗粒、四物合剂、妇科调经颗粒(片) 等。
针灸治疗痛经 针灸治疗PD 的临床报道颇多, 疗效好, 见效快, 不仅有即时止痛效果, 而且能预防痛经的发作, 说明针灸治疗PD 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辅助疗法 原发性痛经除药物治疗外, 尚需其他辅助治疗,包括休息、下腹部及背部理疗、营养调节、有氧体育运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