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与心血管病的关系

2019年12月05日 801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动脉粥样硬化是目前心血管疾病最常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遗传和环境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发现高血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增加血管内皮的通透性,延长脂蛋白与血管壁的接触时间,使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性降低等。有数据显示早在青少年时期动脉粥样硬化就已存在,1983年公布的中国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显示:30~40岁人群已高达45% ,40~50岁人群为59%,50~60岁为74% ,60~70岁为87% 。当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高血糖、吸烟和肥胖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时,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2009年中国门诊高血压患者合并多重危险因素调查发现:93.5%的患者均合并其它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我国,高血压是人群心血管疾病的第1位危险因素,特别是脑卒中高发的重要独立的危险原因。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预防心血管病意义、责任重大。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匡泽民

2、血压升高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主要诱因

在临床中,高血压还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诱发因素,有资料显示,血压自115/75mmHg开始,每增加20/10mmHg,心血管病死亡率就增加1倍。 研究证明,在斑块破裂或斑块糜烂基础上形成的叠层血栓往往导致致命性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如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等)。当血压过高特别是清晨血压升高时斑块容易破裂所以出现心血管病的晨峰相关机制包括多方面:1)清醒前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迅速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及心排血量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儿茶酚胺释放,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管腔内压力骤变;连续24h测量血小板活动发现清晨6:00-9:00血小板聚集力明显升高,有研究提示清晨血压升高与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自发性血小板聚集增加有相关性,相反,血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活性下降,使血纤溶酶原的作用下降,两方面促使清晨血液呈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

3、血压变化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主要表现

当心血管疾病发作时,稳定的血压会出现不稳定,这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发作致心血管活性物质活性改变致血压的波动变化,往往先于传统的临床症状。如有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先有血压波动变化,后有神经系统体征。当心血管疾病发作时,血压还表现为难于控制,如肾动脉狭窄时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压难以控制。

因此,控制血压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关注血压变化就能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线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