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激素治疗

2016年08月03日 295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中国老年人群最常见的急性视神经疾病,以无痛性视力下降伴视盘水肿为特征。

Hayreh SS的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696例连续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均在发病2周内的急性期,均存在视盘水肿。
干预组除基本治疗加口服泼尼松龙,初识量每天80 mg,逐步递减,1个月;对照组仅基本治疗。在发作6个月,干预组有69.6%的视力改善,40.1%的视野改善。

整个研究平均随访3.8年。无论干预组还是对照组,在发作6个月内,视力和视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概率。


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急性期,激素可以降低视盘水肿的程度,作用机制:减少毛细血管渗透压和液体渗漏。


激素干预可以更快的改善NA-AION的视盘水肿,有望缓解视神经乳头的毛细血管压迫,改善毛细血管的血流,为视神经乳头提供更好的血液循环,以轴突缺氧的状态。

虽然,另有2项类似的研究没有发现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急性期,激素干预能够更好的改善视功能。


鉴于Hayreh SS的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而且样本量大,推荐针对急性期的NA-AION,应该早期给予大剂量激素干预,可以加快病情恢复进程,并有望改善视功能(证据等级:B)。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