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
2018年02月01日 866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创建人: 曾海 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科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审核人 专家委员会 提交时间 2018-01-31 14:51:32
疾病基本属性
对应ICD-10疾病:踝关节扭伤
别名:暂无
英文名:暂无
发病部位:踝关节
症状:踝关节肿胀疼痛
就诊科室:关节外科疼痛科
多发人群:儿童女性
并发疾病:暂无
治疗手段: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否
是否传染:否
疾病介绍
踝关节扭伤是指踝关节周围韧带的撕裂伤。韧带是跨越关节连接骨骼的一些坚硬的纤维组织。韧带撕裂可以是很轻微的纤维牵拉伤,也可以是韧带完全断裂。最常见的是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
疾病知识
症状
当踝内翻或外翻外旋时可发生踝关节扭伤,无论外踝或内踝扭伤均有以下主要临床表现:
肿胀 局限于外踝或内踝处,视断裂程度不同而有轻重不等的肿胀范围。损伤严重时常出现淤斑。
压痛 以受伤踝关节下方韧带处最为明显,且多局限。
活动受限 踝关节活动受限,尤以内翻或外翻时因局部剧痛而中止。踝关节抽屉试验阳性。
病因
踝关节扭伤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踝关节外侧为扇形韧带,比较薄弱;踝关节内侧为三角韧带,厚实而稳定。足内翻损伤最容易伤及距腓前韧带,正中为内翻时会伤及跟腓韧带。当损伤达到远端胫腓关节胫腓前韧带时,我们称之为高位的内翻扭伤。
外踝比内踝低。当足外翻时,腓骨远端会很大的限制足外翻的,保护我们的踝关节相对比较不容易外翻。相反胫骨远端相对较高,缺乏支撑,更容易形成足内翻损伤。而且足内翻角度比外翻角度大。 腓骨远端较低,在足外翻损伤时,受到骨性对的抵抗,所以一般足外翻损伤时常合并腓骨远端骨折。
距骨滑车前宽后窄,当踝关节做背屈动作的时候,接触面增加,行程锁定状态,不容易损伤,可是当踝关节跖屈的时候,踝关节处于松弛状态,这个时候踝关节的损失几率很高,这也是为什么人在上坡的时候不容易损伤,而在下坡的时候踝关节很容易损伤。
检查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X线平片: 常规片上无骨折征,如局麻后应力位摄片时,可显示相应的踝关节间隙增宽。
诊断
根据外伤史、踝关节局部的症状体征,结合X线检查,不难作出诊断。
治疗
急救处理一般临床上踝关节扭伤或拉伤后需要遵循 RICE 原则(制动 rest,冰敷 ice,加压包扎 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外踝韧带损伤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断裂者,可用胶布将踝与足固定于轻度外翻位,10~12天解除固定后用弹性绷带包扎,以增加踝关节的稳定性。完全断裂者,若为青年患者多主张手术治疗,而老年患者可将踝置于0°位,足外翻位以U形石膏或短腿石膏托固定6周。解除固定后加强足外翻肌锻炼。 行走时可将鞋跟外侧垫高0.5cm左右,保持踝关节处于轻度外翻位。
2.手术治疗 韧带完全断裂者除全身情况不佳不能施术外,原则上应行韧带修复术;对修复困难的晚期病例,亦可用附近的部分腓骨短肌大部或全部重建受损的韧带。
三角韧带损伤的治疗
1.部分断裂者,可用胶布将踝与足固定于轻度内翻位4~6周。完全断裂者,可用U形石膏或短腿石膏托于内翻位固定4~6周。
2.三角韧带断裂部或胫后肌腱嵌入关节间隙而阻碍距骨复位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3.合并有外踝或腓骨下端骨折,或同时有下胫腓韧带损伤的三角韧带完全断裂对断裂的韧带行修补术,对有移位的骨折可同时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
预后
早期明确诊断积极规范化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延误治疗或者合并有骨折、脱位患者恢复期较长。
预防
行走中,脚的每一步落地都落在平实的地面,如果踩在石头上,则需特别留神。
徒步出行不穿高跟鞋,最好穿着高帮鞋。 将鞋外侧加高1-1.5厘米,使足保持外翻位,也是防止足内翻的一种好办法。
出发前做做预备运动,充分活动踝关节。
健康问答
什么人比较容易出现踝关节扭伤?
一般来说,进行跳跃运动的运动员最容易出现踝关节扭伤,同理大家在进行球类运动时也容易损伤,比较常见的是跳起落地时踩在别人脚上或者被别人踢到。在日常行走时,如果路面不平,而你又没有注意(比如正好在看手机),也容易导致扭伤。穿高跟鞋也是踝关节容易扭伤的原因之一。 以前扭伤脚踝的人,通常容易再次扭伤,这是因为扭伤后没能系统的治疗和康复,导致踝关节的慢性不稳定。同时如果外侧肌肉力量薄弱,也容易扭伤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