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乳腺癌的风险由哪三类因素构成?
2022年03月21日 793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乳腺癌新发病例数的快速增长,2020年开始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占所有新增癌症患者的11.7%。很多女性重视乳腺体检,争取早发现乳腺癌。也很想知道到乳腺癌的风险包括哪些因素,以便自己有的放矢地想对策。乳腺癌的风险因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现病史、个人史和遗传史。
一、现病史
指乳腺现在是否有问题,以及其乳腺癌风险的大小。目前乳腺
病变的检查出了触诊之外,主要靠B超、钼靶、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由此发现目前是否有结节、囊肿、钙化等问题。目前多根据影像学评估乳腺癌的风险,BI-RADS分类给出了很好的风险评估。详见我的文章《钼靶、超声及磁共振报告中BI-RADS分级的含义》、等等。
影像学不是万能的。如乳头溢血比较明显怀疑导管内乳头状癌,即便是磁共振的诊断价值也有限,乳头溢液的化验检查和乳管镜发挥重要作用。10%的乳头溢血是乳腺癌,这个风险套用BI-RADS分类的话相当于4a-4b。确诊为乳腺癌伴有溢液者,50%溢液隐血阳性。
单侧乳头为主的,乳头晕区反复糜烂脱屑结痂等湿疹样改变,是paget病的特征性改变,就算影像学未发现明显乳头部位的阳性病灶,也是明确的活检指征。这两种情况下,症状本身就提示乳腺癌的风险存在,需要进一步活检。
二、个人史
个人史是指乳腺既往的疾病及治疗过。以及患者自身的其它特征。
如是否有乳腺手术活检史,病理报告导管上皮的普通型增生(危险度为普通人群的2倍);不典型增生(危险度为5倍);小叶原位癌(危险度为10倍以上)则已经是癌前病变了。
有无长期使用妇科激素史(避孕药或月经失调,或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是否做过胸部放疗,以及月经生育史的特点(月经初潮时间,绝经时间,生育胎数与年龄),饮食习惯(是否喜欢油腻饮食、含雌孕激素类的保健品)、体型性格特征(如是否体型肥胖、性格暴躁易怒等)等等。
三、遗传史
遗传性乳腺癌约占乳腺癌总体的5-10%。一旦确认自身有遗传因素,乳腺癌的风险很高,比如最主要的遗传因素BRCA1/2突变,其携带者70岁前患乳腺癌/卵巢癌的风险高达一半左右。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遗传性乳腺癌风险?一般需要做乳腺癌遗传易感基因检测。一般根据自己的家族史里是否有乳腺癌卵巢等患者,判断家族性乳腺癌遗传易感基因的可能性大小,决定是否检测。
如果出于种种原因,有明显家族史却不检测基因。可以如下粗略判断:若一级亲属中1人患乳腺癌,则本人危险度增加1倍;如有两人患乳腺癌或卵巢癌,危险度为5倍。如亲属为双侧癌则危险度增加10倍。亲属患病年纪越轻,本人患病危险度越大。详见我的文章《哪些人是遗传性乳腺癌高危人群》。
四、个人史和遗传史决定了患者将来的乳腺癌风险
目前现病史里没有明确病变的女性,但若具有这两种因素,将来患乳腺癌的危险度高于普通人群,可称为将来风险。这两方面因素具有协同作用,需要综合考虑。
最简单的综合应用是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存在下列三种情况之一者:⑴ 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⑵ 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LCIS)的患者。⑶ 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为了更好地评估乳腺癌将来风险,现有不少风险评估模型,包括Gail、IBIS、BRCAPRO、BOADICEA、Parmigiani和Claus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Gail模型和IBIS模型。二者都是综合了个人史和遗传史(如果没有基因检测数据用家族史代替,准确性较差)的指标,最后得出综合性的乳腺癌危险度数值。
Gail模型,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e,NCI)开发,包括如下乳腺癌风险因素:年龄、月经生育史、活检次数、有无非典型增生病、家族史。该模型侧重于个人史,适用于无导管原位癌及小叶原位癌病史、无胸部放疗史、无提示遗传倾向的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的35岁及以上女性。
IBIS(或称Tyrer-Cuzick)模型,不同于Gail风险计算模型之处有:纳入BRCA状态、身高、体重、有无激素替代治疗、首次生育年龄、亲属中首发癌症的年龄、有无卵巢癌、母系及父系中二代或三代家族病史。更加侧重于家族史和遗传检测结果。评估乳腺癌十年绝对风险和终生罹患乳腺癌风险。
对于如上定义的乳腺癌高危人群,可采用相应的随访筛查策略及早发现乳腺癌。也可以主动采取药物等措施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详见我的文章《乳腺癌高危人群如何认定及筛查?》和《乳腺癌高危人群如何降低风险?》。
五、现病史决定了患者现实的乳腺癌风险。
总的来说,现病史中乳腺增生增生之外的,有肿瘤可能乳腺癌风险的四种乳腺病变:乳房结节、乳腺钙化、乳头溢血、乳头乳晕湿疹样改变。这四种情况出现,提示目前已经有乳腺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