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治疗新曙光——PARP抑制剂,你知道多少?

2021年04月19日 797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专家介绍:武欣,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住院一体化优秀手术团队诊疗组骨干成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癌学组成员。致力于最前沿的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手术结合辅助治疗的系统治疗。具有妇科四级腔镜手术资质(最高级别)及机器人手术国际资质。曾获第二届GESEA妇科腔镜手术大赛全国总冠军。

卵巢癌是病死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病情往往已处于中晚期,其首选治疗模式为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

即通过手术尽可能切干净所有的病灶,降低肿瘤负荷,同时在手术后辅以化疗,再次杀灭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的概率。

大多数患者在经过初始治疗后可获得临床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在5年内因卵巢癌复发转移及无药可医离开人世。近年来,PARP抑制剂的问世为卵巢癌的治疗带来了重大变革。

PARP抑制剂已经在晚期初治卵巢癌和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维持治疗中体现出优异的疗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什么是PARP抑制剂?适合哪些人群呢?

PARP是定位在细胞核内,与应激条件下DNA损伤修复密切相关的一种酶。它能够对损伤的DNA的进行修补,促进细胞存活。

BRCA是另一种参与DNA损伤修复的酶,包括BRCA1及BRCA2,当卵巢癌基因突变时,这个途径的DNA 修复就无法完成。

此时癌细胞会依靠PARP途径进行DNA修复,如果PARP酶被抑制了,BRCA缺失的癌细胞会由于缺乏足够的修复异常DNA的能力而死亡。

PARP抑制剂通过抑制PARP途径的DNA修复而发挥作用,其前提条件是肿瘤细胞携带有BRCA1/2突变或具有其他同源重组相关基因发生突变或功能缺失,这样,PARP抑制剂与突变的基因之间存在“合成致死”效应,进而发挥作用。

国际NCCN指南推荐每一个卵巢癌患者在初次病理确诊时接受基因检测,以评估其BRCA状态及是否含有其他同源重组基因缺陷。携带BRCA(可能)致病性突变的患者是可以通过口服PARP抑制剂获益的人群。同源重组基因缺陷是口服PARP抑制剂的另一个适应症。

总体而言,进过三期临床试验,PARP抑制剂安全有效。最近文献报道,长期应用PARP抑制剂,可能出现罕见和延迟的不良事件(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值得关注。因此患者最好向正规医院、经验丰富的专家咨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