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幽门螺杆菌治疗现状
2020年12月10日 791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近年来随着幽门螺杆菌(Hp)对甲硝唑、克拉霉素耐药率的不断上升,全球多数地区标准三联疗法根除率已远低于80%而不能为人所接受。我国标准三联疗法Hp根除率亦逐年下降。据文献回顾分析,2004年以前,我国标准三联疗法根除率为88.5%;2005~2009年,标准三联疗法根除率下降至77.66%;而2010年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率仅为71%北京262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邓昌荣
揪出Hp根除失败的原因
Hp抗生素耐药是导致根除失败的主要原因。2009年我国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甲硝唑、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Hp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8.55%、22.11%和26.25%,而阿莫西林、四环素耐药率较低,仅为1.26%和2.29%。2010~2012年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地区Hp耐药率调查结果类似,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21.5%、95.4%和20.6%),而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耐药率较低(均为0.1%)。江西地区对常用抗生素Hp耐药率监测也表明,1996年甲硝唑耐药率为37.7%,至2011年上升至87.43%;克拉霉素耐药率亦从9.3%上升至22.29%。
临床根除适应证掌握不严及治疗方案不规范是Hp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我国Hp学组从1999至今共组织制定了4次全国Hp感染诊治共识,有效地规范了临床医师的Hp诊治。最新的第四次共识于2012年9月份发布,迄今为止已在全国各类会议宣讲100余次。新共识进一步明确了Hp根除的适应证,调整了根除方案的组成,推荐了根除率较高的铋剂四联方案作为根除Hp首选方案,疗程延长至10d或14d。然而,据我们最近的一次全国问卷调查显示,广大基层医院医师Hp诊疗仍有待进一步规范,多数基层医师仍采用根除率较低的三联疗法作为首选方案,共识普及率亟待提高。
提高Hp感染根除率的策略
我国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多,感染率高,克拉霉素、甲硝唑、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如何提高Hp感染根除率呢?
1、重视铋剂在Hp根除方案中的作用
2007年,我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标准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铋剂,可使根除率从75.0%提升至85.7%。还有研究表明,联合铋剂可有效克服左氧氟沙星耐药。此外,有meta分析表明,铋剂用于短期根除Hp治疗,其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2、首选耐药率低的抗生素
早在Hp发现前,即有报道呋喃唑酮用于胃溃疡的治疗。1999年,海南共识即推荐用呋喃唑酮替代耐药率较高的甲硝唑。2012年,井冈山共识推荐使用含呋喃唑酮的初始及补救四联方案。江西的一项含呋喃唑酮疗法对Hp根除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表明,含铋剂呋喃唑酮四联7d疗法根除率可达82.8%,延长疗程至10d后,根除率可达86.1%。全国含铋剂呋喃唑酮多中心研究结果也表明,10d呋喃唑酮四联方案根除率(86.56%)较为理想。此外,呋喃唑酮用于补救治疗疗效也较为理想。2010年,Helicobacter杂志主编Graham指出,对于多次根治失败的患者,用含铋剂和呋喃唑酮的四联补救治疗几乎没有失败。
20世纪90年代初,四环素开始用于Hp根除治疗。近年来,随着Hp耐药率逐年升高,含四环素Hp根除方案再次受到重视。2011年,Lancet发表了欧洲一项多中心10d铋剂四联疗法根除Hp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10d四联疗法对Hp根除率(ITT分析80%,PP分析93%)优于标准三联组(ITT分析55%,PP分析70%)。我国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也表明,用含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四环素和呋喃唑酮的四联方案进行Hp根除补救治疗,其ITT根除率可达91.7%。
3、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Hp根除的影响
目前认为,CYP2C19存在纯合子强代谢(HomEM)、杂合子强代谢(HetEM)和弱代谢(PM)三种基因多态性,胃内pH值对抗生素敏感性及Hp根除率有一定的影响,临床实践中应选择受CYP2C19多态性影响较小的质子泵抑制剂。
4、益生菌辅助治疗方案近年也逐渐受到重视
日本有研究表明,标准三联方案联合益生菌治疗,可显著提高根除率。我院进行的一项meta分析(纳入57项随机对照研究)也表明,益生菌辅助治疗不仅可提高根除率,还可以有效地降低传统方案的不良反应。然而,不同种类益生菌、服药方式及疗程的差异对治疗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是今后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小结:我国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多,感染率高,克拉霉素、甲硝唑、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基层医师Hp根除方案的应用不规范普遍存在。因此,第四次共识的宣传和普及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