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起跑线,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这是造病人的家庭节奏

2022年03月19日 777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原创刘亮临床心理Dr刘亮

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联系我求助,说自己的女儿最近莫名其妙地就不想上学了。朋友焦急不已,说自己怎么也想不通,女儿从小乖巧听话,品学兼优,是典型的“赢在起跑线”的孩子,也是万千父母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朋友无助地说:快救救我家的孩子吧。

无独有偶,最近好几家留洋教育机构找到我,说近几年好多被送到国外一流大学读书的中国孩子,在国外大量出现情绪、心理问题,许多甚至被学校“退货”。“刘医生,你给说说看,是不是我们的面试标准有问题,还缺点什么,给提提意见吧,”同样的无奈和困惑。

这让我不自主联想到门诊中遇到的无数个不愿上学的孩子。看着他们,我不紧不慢地说:“还是先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她不想上学吧。”

1.赢在起跑线,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一个容易“造”病人的时代氛围

也许很多朋友最近都看了一部叫《起跑线》的电影。片中的土豪父母,为了让女儿读上理想中的学校,先装贵族,后装穷人。在带给观众一种诙谐的讽刺性幽默的同时,折射出的却是整个时代的焦虑。

对啊,现实的中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为了买上学区房省吃俭用,以大房换小房的父母。从幼儿园小班就开始刷题,忙着参加各种补习班,比父母还要忙碌的孩童。到了初中就能考出雅思托福,问他理想却一脸茫然的学生。

绝大部分父母都在焦虑,焦虑自己的孩子无法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焦虑孩子一朝松懈会导致以后的步步皆输。学校和老师则整天焦虑学生成绩不好,升学率低,自己的职称评选受影响,学校的招生受到牵连。

本应该是丰富孩子世界观并帮助完善其人格的教育,变成了无数家庭打破阶级壁垒的唯一寄托,也成为许多学校用来招生引资的“王牌技能和工具”。

2.没有人生目标和核心价值的“空心人”

这样的后果,便是培养了大批成绩优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看似博学的“空心”孩子。在他们的眼中,读书成为了一份事业,一个自己生下来就在自动遵循,却又不知为何要遵循的人生轨迹。读书成为了一份让自己活着有价值,感到自己还存在的,甚至可以随时用来比较的东西。

而风光的背后,隐藏的则是一颗空洞的心。这颗心里面装的是家人的,社会的期待,但自己却没有了,他们不知道自己该认同什么,该追求什么。用Bowen代际理论的话讲,这叫做“基本自我”的缺失。有趣的是,往往是在学校里那些处于中游,可上可下的孩子心理状态更好。

“虽然我成绩一直都很好,我也明白读书能为自己带来好的生活,但我还是想不到读书的意义在哪里,只是觉得该去做,”好几位成绩优秀,却拒学的孩子均如是说。

3.“空心人”更容易在遇到挫折时成为“病人”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这样挺好的呀,一生就沿着一条提前规划好的轨道往前走,平稳到老。但请不要忘了,没有谁能100%控制未来的风险。当读书这份“事业”发展得还好时,“空心人”还算四平八稳。但当这份事业出现危机时,他们便会觉得支撑自己活着的唯一价值没有了,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不以外界世人眼光为转移的“核心自我价值认同”,缺乏一个认同的人生价值目标来支撑他们渡过难关。就像航行漆黑夜中的船舶没有灯塔的指引那样。

“我的过去的一切都很顺利,父母都觉得我这辈子会就这样顺利的发展下去。所以,当我那次大考考砸的时候,所有人都蒙了。我觉得支撑我的东西没了,活着的意义没了。”

“每当想到我以好学生的身份走下去,高中毕业读大学,大学毕业读研究生,然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的那一刻,我就怕。怕的是除了读书,我还会什么,还对什么真的感兴趣。一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心里好空,像黑洞一样。”

4.面对残酷的现实,家庭应当成为孩子的“焦虑缓冲地”

读到此处,或许有的朋友会感叹,那现实如此的残酷,孩子不就没有希望了吗?非也!此刻,就是家庭该站出来,在孩子在打怪升级的路上力挺他的时候了。

怎么力挺呢?首先,家庭应当是一个能为孩子缓冲来自社会和学校压力的“缓冲垫”。换句话说,如果社会和学校传递过来的焦虑分值是10分,那么父母和家庭应当起到的作用是把这个分值降低一些,比如降到5-6分,然后再转递给孩子。遗憾的是,现在许多家长非但没有充当一个好的缓冲垫,而且在做一个“焦虑增幅器”。我这位朋友便是如此,为女儿的前途茶饭不思,失眠抑郁,每日情绪烦躁,最后反倒是女儿反过来安慰他。而同时,看到爸爸的这种情况,女儿更加内疚,自责、无助和困惑在心里纠缠,更加难以回归学校。

其次,父母还应当做的一件事情,是帮助孩子建立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认同,还有人生目标。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她就非常睿智。她明白在女儿小学阶段,家长协助学校和女儿完成必须的功课是没办法的事,但是她也知道女儿不能没有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在学习之余,她非常鼓励女儿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最后8岁的小姑娘发现弹琴很有意思,并且以邻家的一个擅长弹琴的大姐姐为榜样。她不但在学习之余享受练琴,而且还会不时地去查阅资料,了解音乐和乐器发展史。对她来说,生活的意义不只是学习。

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家长都如这位母亲那般睿智。那么什么样的家庭容易成为“焦虑增幅器”呢?

5.对自己不满的家长,容易变成孩子的“猪队友”

家庭治疗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核心家庭情绪系统(Corefamilyemotionsystem)”,指在一个家庭中,成员之间的喜怒哀乐会以各种方式彼此传染。也就是说,父母的焦虑会变成孩子的焦虑,反过来父母的淡定和游刃有余,也会成为孩子的财富。

研究资料与临床经验都表明:自身易焦虑,对自身的状态不满,以及对伴侣和婚姻现状不满,处理事件容易走极端的父母,更加容易在孩子面临学业和生活应激(Stress)时出现情绪失控,并且把负面的情绪传染给孩子,成为孩子的“猪队友”。

一位妈妈带着她网瘾儿子来找我看病时,说过一段话,至今依然让我印象:我小的时候梦想自己长大后能成为成功人士,结果我失败了。所以,我寄希望于自己可以成为一位成功人士的妻子,结果找了个老公是个窝囊废。后来我只能寄希望于我的儿子成功,我做成功人士的妈妈,没想到一直优秀的儿子现在学也不上了。在她看来,儿子不只是儿子,还是能够帮助自己跟过去的失落告别,实现人生大逆转的最后武器。

难怪她的儿子会说:从小我的周末和节假日都是被我妈排满的,不是在上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我读书就是为了妈妈,否则我真想不到读书有什么意义。每次考试前一想到考不好的话我妈的愁眉苦脸的表情,我就特别焦虑,即使我知道考试本身并不难。每当这时,我就根本不想学了。

这位妈妈对生活本身,以及儿子未来的美好前程有期待,其实并没有错。但是,当这种期待超出了孩子本身需要的发展愿景,而同时夹杂了父母由于对自己和婚姻的不满而衍生出的过度期盼时,这就变成了过度沉重的负担。

在心理学上,我们用“派遣(Delegation)”过重来描述这一现象。就像父母将自己在童年和婚姻中无法实现的心愿,像财产一样派送给孩子。这也是目前一些诸如“赢在子宫内”“赢在射精前”的看似可怕的现象的直接促成因素之一。抱着这样心态,无数家长亲手把孩子本该快乐的童年变成了竞技场,而家庭则成为孩子们竞技归来的“述职场”。

在外要拼搏,在家又无法放松,要小心的向忧心忡忡的家长述职,难怪孩子们谈到上学时会出现无奈、空虚、愤怒、内疚于一身的复杂情绪。“一边是很恐惧,回学校后如果又失败了,我该怎么办?对不起父母。一边呢,我又有些恨他们,而且实在找不到重新回到学校的理由,自己这么拼,除了一个好分数还能带来什么。许多时候想想烦了索性打游戏还轻松一些,实在烦得很的时候就想着索性死掉算了,”这是一个休学了两年的孩子的原话。

6.对彼此和婚姻不满的父母,也容易成为孩子的“焦虑增幅器”

另外的一些家庭,则是另一番“折腾”。父母之间的,婆媳之间的,翁婿之间的不满直接表现为家人间公开的冲突,或是暗地里的勾心斗角。孩子每日在学校需要应对学业和老师的压力,回到家还需要面对沉闷或是纷乱不堪的家庭。

“我最害怕的就是他变成和他爸爸一样,无用懦弱,所以从小一直对他学习抓得很紧”,“我不想她长大后像我一样,因为自己不优秀委身于一个窝囊的男人,所以一直对她严要求,”这些话惊人的相似,但却都不约而同的出自厌学的孩子的父母之口。

当社会、学校和老师的焦虑和压力加诸于孩子身上,而家人又无法成为帮助孩子解压的“神队友”时,不堪负荷时孩子本能的反应就是逃避。有的孩子逃到游戏和网络世界里,寻求一丝慰藉、成就感和宁静。有的孩子退无可退,自然会想到结束痛苦不堪的生命。有的孩子又想帮助家人,又不知该怎么帮他们,最后变成抑郁症病人。有的孩子则无心上学,决定留在家中帮助父母,一起面对家庭冲突。

也许你会说:我们的事是我们的事,我们不跟孩子说,对他没有影响啊。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天底下真的没有可以做到完全无视父母悲伤,不希望父母能白头到老的孩子。只不过,有的孩子选择让自己跳下火坑,和父母一同纠缠。有的孩子,则会做出看似使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比如:用死或者不上学逼着父母离婚。这不是因为他们不想父母幸福一生,而是在经过多年的努力想要撮合父母,发现无用后最后的一步无奈之举。

7.成为孩子的“神队友”,别让你的家进入“造病人”模式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所以,外界的社会焦虑和压力我们无法主导,但我们可以主导和改变的是我们的家庭氛围,成为孩子的“神队友”。

是的!我们需要通过以身作则,让孩子切身体会到就算有再大的外在压力,也是可以在好好整理自己情绪的前提下去理性应对的。用自己的行动教会孩子,什么是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而不是抱着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极端思想帮助孩子应对挑战。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话分两头听,事分两头说”。在学校任课老师面前既保持尊重,又能滤去焦虑,有效地接收到老师想要传递的建议和指令。然后将它们清晰、有效、坚定地传给孩子,做学校和老师焦虑的“减幅器”。

我们需要清楚地了解自己身上有哪些未完成的梦,先学会接纳自己,认可自己。这样,我们在孩子遇到挫败时才能更坦然的接受他们的失败,并给到支持。不要成为孩子最讨厌的那种“自己飞不动,就在窝里下个蛋,孵一只小鸟,让小鸟替他去飞”的那种老鸟,学会为自己的遗憾负责。

我们也需要学会为自己的婚姻和家庭冲突负责,别动不动就把自己对婚姻和成人世界的不满转嫁到孩子身上,别总是在孩子把面前抱怨“我上半辈子就这样了,下半辈子就靠你了”,或者是“千万不要变成像你爸爸/妈妈那样,怎么怎么样。”你自己的婚姻,你自己负责,别让孩子替你买单。

“一切为了孩子”,“赢在起跑线”,“你看别人家的孩子”这些话一直是被中国人放在嘴边的“金句”,它们不仅折射出的是中国整个社会的成就焦虑和生存焦虑,更加折射出的是众多父母对自己,对伴侣,对婚姻的不满。这让无数父母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样子,让孩子未来也可能变成被他们自己的孩子讨厌的样子。

所以,做孩子的“神队友”,不是从孩子身上做起,而是从家庭系统做起,别让你的家庭进入“造病人”的节奏。

参考文献:
1.LiangLiu*,CuilianLiu,XudongZhao,Linkingangertraitwithsomatizationinlow-gradecollegestudents:Moderatingrolesoffamilycohesionandadaptability.ShanghaiArchivesofPsychiatry,2017,29(1):30-40.
2.LiangLiu,CuilianLiu,XudongZhao*,MappingthePathsfromStylesofAngerExperiencean2.LiangLiu,CuilianLiu,XudongZhao*,MappingthePathsfromStylesofAngerExperienceandExpressiontoObsessive–compulsiveSymptoms:TheModeratingRolesofFamilyCohesionandAdaptability.FrontiersinPsychology,2017,8:671.
3.刘亮*,刘翠莲,赵旭东,不同性别低年级大学生的愤怒气质与躯体化:家庭情感反应的调节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25(4):758-762.
4.Bowen家庭系统理论之八大概念,台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