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有息肉,要摘除吗?是的,及时摘除是上策。

2017年08月30日 1534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有些人有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大便习惯改变、便血和粘液,会做肠镜检查,也有很多人,没有肠道症状,因为健康意识提高,也会做肠镜检查,肠镜下肠道息肉的检出率极高。


很多时候,确实是即使有息肉,也没有肠道症状表现出来。

今天有两个患者是肠道息肉问题。

一个患者的肠镜报告显示“结肠距肛门约40cm见直径约0.5cm息肉”,病理报告示“炎性息肉”。

一个患者的肠镜报告显示“乙状结肠距肛门20cm可见一直径约1.0cm球状带蒂息肉”,病理示“绒毛状腺瘤”。

乙状结肠处是息肉和肿瘤的高发位置。

息肉的发生,和遗传因素关系密切,环境因素影响也很大,包括饮食、生活方式、尼古丁等致癌物,有癌症倾向性的相关饮食因素包括红肉、动物脂肪和酒精。

息肉是位于上皮表面的异常突起,突起于许多不同器官的上皮细胞表面。结肠和直肠是息肉的高发地带,肠道息肉有多种不同的外观和组织学特征,可以是带蒂的,无蒂的,广基的,也可以是凹陷型病变,病变范围可以是从1-2mm到大于10cm。

息肉是描述性的词汇,不是组织学诊断。

任何位于结肠的组织都可能表现为息肉,在组织学上,如脂肪瘤、神经节瘤、神经鞘瘤、平滑肌瘤、纤维瘤等。还有粘膜脱垂或皱褶显现成息肉状,或者炎症性息肉(吻合口术后和慢性结肠炎导致的血管性肉芽肿性息肉)。

但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结直肠息肉,组织学诊断的,是锯齿样息肉(增生和化生),错构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

锯齿样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广基锯齿样状腺瘤(无蒂锯齿状息肉)和传统的锯齿状腺瘤。这些息肉都有锯齿样上皮。增生性息肉通常不是癌前病变,广基锯齿状腺瘤和传统锯齿状腺瘤,是癌前病变。

错构瘤是指由非正常组织混杂正常组织构成的非肿瘤性肿物,结肠的错构瘤包括幼年型息肉和Peutz-Jeghers息肉。幼年型息肉,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通常是平滑的圆形或者椭圆形,有蒂,颈较长,呈樱桃红色,由上皮和结缔组织构成,会有出血等症状,及时去除即可,本身不是肿瘤也不是癌前病变,不需要进一步随访。Peutz-Jeghers息肉,如果是孤立的息肉,切除后无需随访,如果是伴有口腔和身体其他部位色素沉着的家族性胃肠道息肉综合征,多为遗传性,需要根据情况进行治疗。

腺瘤是结直肠最常见的肿瘤,腺瘤样息肉会发展为癌症,美国全国息肉研究项目发现腺瘤性息肉发展到癌症平均为10年。腺瘤性息肉和结直肠癌、家族性息肉样病是西方文明病,在高肉食摄入的欧洲、美国高发。

腺瘤是一种肿瘤,腺瘤性息肉,上皮结构可以是管状或者绒毛状,所以病理报告可以看到管状腺瘤或者绒毛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罕见,但是更有可能含有严重增殖异常或癌性组织,增殖异常的腺瘤,病理报告可能会有低级别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显示,或者非典型增生的的结果显示。

肠镜检查发现腺瘤样息肉,需要及时切除。

肠镜检查时,医生会根据情况,将小的息肉直接咬除或者电灼或者用圈套器摘除并取病理做组织学分析和诊断。

较大范围的息肉,医生会先摘取一部分息肉组织送病理,病理结果出来后,显示良性的息肉,再次肠镜下摘除,根据情况做ESD(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术)或者EMR(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息肉,前者不易复发,没侵及肌层,多大范围的息肉都可以考虑做,但容易穿孔,因为肠壁肌层仅2-3mm厚度;后者处理到粘膜层,不易穿孔,要3个月到半年内复查,复发后再做。

息肉病或者有组织学变化的腺瘤,需要开腹或者腹腔镜手术,以及后续的治疗。

对于所有肠道息肉,不论组织学性质如何,治疗策略,一定是“切除加随访”。切除息肉后,随访时间6个月之内较合适。

避免肠道息肉惹出麻烦,正常人定期肠镜检查是必要的,有息肉的人群,更需要密切复查肠镜。

预防息肉的发生,是需要营养均衡的饮食,戒烟,少摄入红肉和动物脂肪,新鲜水果和膳食纤维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研究也表明,雌激素是一种保护因子,通过激素替代疗法可以降低女性癌症和息肉的发生率。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