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防治奶瓶性龋齿

2020年09月22日 783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6岁以下的幼童,最常见的蛀牙就是奶瓶性龋齿。预防乳牙龋齿的最重要时期是牙齿开始萌出到萌出后3年。奶瓶性龋齿是哺乳方法不当所导致的严重龋齿。有些妈妈为了哄宝宝入睡,或者害怕宝宝挨饿,总是喜欢让宝宝吮着奶瓶入睡,殊不知,宝宝牙齿表面残留的的乳汁,正是“蛀虫”最好的温床。如果让宝宝把牙齿泡在糖水中进入梦乡,那么细菌会使糖类发酵并产生酸(尤其在吃奶后的20分钟内酸性达到最高),酸首先会造成牙齿的脱钙,如果不加以处理就会形成蛀洞,久而久之,整排牙齿都会发生严重的龋齿。一般来说,宝宝的上颚牙齿首当其冲会被蛀得乱七八糟,这时爸爸妈妈才觉察到事情的严重性,然后急急忙忙带宝宝去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
  要预防奶瓶性龋齿,妈妈应多注意宝宝口腔的清洁工作,尤其是在哺乳之后。妈妈们要注意给宝宝喂食母乳或牛奶时,最好能在20分钟之内完成,而且喂后一定要用纱布轻轻擦拭牙齿和口腔,并用开水漱口,以便去除牙菌斑。宝宝的乳牙长出来以后,要定期请牙科医师检查,不要让宝宝含着奶瓶入睡,以免养成习惯。宝宝满9个月之后,尽量改用杯子而不用奶瓶喂食牛奶。如果宝宝患了奶瓶性龋齿,由于年龄一般都很小,理解能力有限,如果强迫宝宝接受治疗,很有可能造成他的反感,因此,最重要的还是父母要先改变喂食方式。如果蛀牙确实很严重,需要尽快接受治疗的话,则需专业儿童牙病科医生治疗,可能要在全身麻醉或镇静麻醉下进行。

摘自《1-2宝宝养育天天读》,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王新良主编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