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胃癌家族史?快根除幽门螺杆菌,最高可降低73%的胃癌
2020年02月21日 825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来自韩国的重磅研究表明:有胃癌家族史,且感染幽门螺杆菌(Hp)的患者,如果根治感染,患胃癌的风险能下降50%以上;与持续感染Hp的胃癌高危人群相比,风险最高可下降73%!
研究结果或成胃癌高危人群根除Hp的有力证据!
英国利兹大学圣詹姆斯医学研究所胃肠病学教授AlexanderC.Ford指出,韩国与中国、日本一样是胃癌高危国家,了解这一研究结果非常重要,这些数据将进一步支持胃癌高危国家需进行检查及根除Hp的证据。
01.Hp感染+胃癌家族史=胃癌“超级”高危人群
Hp感染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
根据《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上海)》,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WHO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的42.6%和45.0%。
根据国家癌症登记中心资料,2015年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2位;新发病例679100例,死亡498000例。研究显示,胃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74岁以上且感染Hp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更高。
肠型胃癌(占胃癌极大多数)发生模式为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已获得公认。
Hp感染者均会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在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生的发生和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因此Hp感染在肠型胃癌发生中起关键作用。
10%的胃癌病例有家族聚集性,但并非都是遗传的原因
虽然胃癌多为散发,但大约10%的病例有家族聚集性。既往前瞻性研究表明,胃癌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中胃癌家族史可显著增加胃癌发生风险。胃癌患者的其他家族成员与一般人群相比,萎缩和不典型增生等胃黏膜病变发生率更高,这一关联尤其在Hp感染者更为明显。
遗传因素并非胃癌家族聚集性的主要原因,家族聚集性的产生可由家族成员间相似的遗传背景、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共同导致。事实上,真正的遗传性病例可能仅占全球胃癌负担的1%~3%。
因此,对于胃癌这一复杂性疾病,家族史无疑是评估个体罹患风险的重要工具,利用家族史信息也为胃癌一级预防(即胃癌尚未发生时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和二级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02.研究结果超出想象,或成胃癌高危人群根除Hp的有力证据
研究纳入1676例胃癌高危人群,其中832例分配到治疗组,844例随机分配到安慰剂组。参与者年龄分部在40~65岁,且已经确认有Hp感染,并且至少有一个一级亲属患有胃癌。
治疗组的患者接受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兰索拉唑30mg每天2次,共7天的Hp治疗。
随后,研究者对这组人群进行了平均长达9年以上的观察,每两年进行一次内镜检查,是否有胃癌发生。
结果显示,在研究终点时,治疗组(n=832)中1.2%(10人)的患者患了胃癌,而随机分配给安慰剂组(n=844)中有2.7%(23人)患了胃癌(P=0.03)。
这意味着,治疗Hp让胃癌发病率降低了55%!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发现:治疗组罹患胃癌的10人中有5人Hp并未根除成功。他们对1587例患者的Hp根除情况进行评估,发现:
治疗组70.1%(600人)的患者与安慰剂对照组7.1%的患者确认根除,其余979例参与者持续感染Hp;
2.9%持续感染Hp的患者罹患胃癌,而在Hp感染被根除的患者中,只有0.8%发生了胃癌(HR=0.27);
而且,持续感染的治疗组参与者与持续感染的安慰剂组参与者胃癌发病率相似。
翻译一下,就是成功根治Hp以后,感染Hp且有胃癌家族史的胃癌高危人群患病风险实际上降低了不止55%,而是高达73%!
来自我国人群的队列研究一致认为,Hp感染是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根除Hp可降低胃癌发生率,这主要基于3项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其中2项来自山东省临朐县,一项来自福建省长乐市。近期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根除Hp后胃癌发病率下降为0.53(95%CI0.44~0.64),根除Hp对无症状患者和内镜下早癌切除术后患者尤其有益,根除Hp后胃癌风险降低34%。
03.开展Hp的规范根除不会带来不良后果
Hp要不要根除?虽然还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但根据《中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2019年,上海)》,开展Hp的规范根除不会带来不良后果。
根除Hp的治疗方案中至少包含2种抗生素,疗程为10~14d,抗生素的使用会使肠道菌群在短期内发生改变,报道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Hp根除治疗后,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组成发生的变化可在2个月后恢复。因此,开展Hp的规范根除不会带来不良后果(抗生素滥用、耐药菌播散、肥胖、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过敏性哮喘等)。
既往有研究认为Hp对于嗜酸细胞性食管炎有保护作用,近期研究提示这种保护作用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