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尿崩是颅咽管瘤的“求救信号”吗?

2019年02月28日 823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来自商洛的张先生半个月前,突然尿量大增,频繁地跑厕所。正常人一般每天尿量在3000毫升左右,张先生那日的尿量大概是平日的两倍多,也就是六七千毫升。而且,开会时感觉人越来越没力气,最终直接昏迷。经检查,医生诊断原来他的颅脑深部长了一个鸽子蛋大小的颅咽管瘤。最终经过详细地专家会诊,为他进行了手术治疗,手术获得了成功。

  看了这个病例大家心中也许会产生疑问:什么是颅咽管瘤,怎么还能引起尿量大增?其实这就是当颅咽管瘤侵袭我们健康时,身体对我们发出的“求救”信号。

  颅咽管瘤长在颅底下丘脑的位置。下丘脑起到调节人体体温、摄食、水平衡和内分泌腺活动等多项生理功能的作用。颅咽管瘤会导致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患者尿量增多,医学上称为“尿崩”。此外,颅咽管瘤还会引起高热,视物模糊,垂体激素低下等。

  确诊颅咽管瘤后应该怎么办?

  颅咽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通过切除肿瘤达到解除肿瘤对视神经交叉及其他神经组织的压迫,解除颅内压增高,对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则较难恢复。

  由于颅咽管瘤为良性肿瘤,除部分与视交叉、灰结节、垂体柄、下丘脑、第三脑室底等某处粘连外,大多数与周围组织结构有胶质反应边界或蛛网膜分界,因此原则上应力争做到肿瘤全切除,尤其对儿童患者,以防止复发。

  一般来说,成功的手术可有效缓解视交叉受压引起的视力、视野改变以及高颅压引起的头痛等症状,还能使腺垂体功能得到恢复。不过,很多鞍上型颅咽管瘤与周围脑组织(特别是下丘脑)紧密相连,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对这些病人并不强求完全切除肿瘤,可采取部分切除,部分切除的缺点是术后复发率很高。

  总之,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是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大小、形状、钙化程度、囊肿部分的位置等等因素去选择不同的入路或方式,并各自有其优缺点,也都各自存在一些风险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的预防很重要。

  颅咽管瘤患者手术后需注意哪些问题?

  颅咽管瘤是良性肿瘤,只要治疗得当,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手术全切除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肿瘤无论是在手术切除还是在术后护理都具有复杂性,稍有不慎会给患者造成永久的遗憾。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和护理方案是战胜颅咽管瘤的必然条件。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看手术后颅咽管瘤患者及家属应注意哪些问题?

  1、尿量异常

  由于颅咽管瘤手术对下丘脑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易造成尿崩症及水电解质紊乱。因此,准确记录单位时间的尿量变化,观察尿液颜色,必要时测尿比重。当每小时尿量小于250ml时,可暂时不做处理,继续进行观察。

  2、抽血化验及时补水分

  若血钠大于145mmol/L时,神志清楚的患者可口服白开水进行补液,以促进血钠的排出及防止水分的丢失;不能进食的患者经留置胃管注入白开水。如果颅咽管瘤患者血钠小于135 mmol/L时,给予口服补液盐或生理盐水。因此,颅咽管瘤术后定期抽血化验是非常必要的。

  3、观察意识改变

  颅咽管瘤术后颅内血肿、电解质紊乱引起昏迷、体内激素水平低下是颅咽管瘤意识改变的主要原因。如果意识变化突然,并伴有血压升高、脉搏增快、瞳孔不等大时,首先考虑颅内压的改变,此时应行头部CT检查。如果血液生化检查正常,病人仍有乏力等临床表现时,可能是激素补充不足或激素减量过快,造成激素水平低下。总之,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时,应根据多方面的数据来评估其原因,并及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4、视力视野观察

  在做颅咽管瘤手术前对病人的视力视野的情况有所记录,手术以后要对视力视野再进行评估,以掌握手术后的颅内变化,一般在病人术后精神状况好时检查,如果视力视野比术前有所下降,通常为手术损害所致;如果发生突然性的变化,考虑颅内是否出血,及时通知医生、做出处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