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筛查要点

2018年07月17日 756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抑郁症是影响人们心身健康的杀手之一,其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重性抑郁(MDD)和心境恶劣。抑郁症患者群分布广泛,在青少年群体中也是一种极为常见且难治性的心理疾病。
重型抑郁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青少年患者常因严重的病情干扰在学业、人际关系上也受到影响,特别是在与同伴、老师及家长的沟通中存在问题,此外,青少年患者症状表现往往被误认为是逆反心理,导致就诊治疗的迟滞。

近年来的研究也发现,青少年期的抑郁症与成年抑郁密切相关,随病情不断发展,不少青少年会产生自杀想法乃至尝试自杀以及出现自残行为,甚至对自我行为失去控制出现早孕、物质成瘾滥用等等,抑郁会对青少年的人生轨迹产生巨大影响。目前,仅有 36%~44% 的抑郁青少年接受了治疗,这提示筛查工作刻不容缓。

介于此,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的 Siu 博士协同学术团体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筛检做了大量研究并将成果发表于 2016 年 2 月 9 日的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上。

新版指南客观评价了上一版本指南的优缺点、分析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协同护理模式对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诊疗的优缺点。新版指南依旧重点在于筛查,相较于旧版指南,密切结合了最新的研究证据,筛检方法更为科学。

适用对象

1. 本版适用于尚未诊断为 MDD 的青少年,尤其适用于 12~18 岁的青少年。

2. 11 岁以下儿童则因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研究,筛检及推荐意见难以保证科学有效,故本指南并不完全适用。

3. 指南适用于筛查 MDD,不能用于筛查心境恶劣等其他抑郁症类型。

USPSTF 总结了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得出了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可为筛检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危险因素

1. 性别为女性;

2. 年龄:12~18 岁的青年人,年龄越大,越易感;

3. 家族有抑郁症集中发病史;

4. 并发有其他精神行为问题;

5. 患有其他慢性疾病;

6. 超重及肥胖;

7. 其他心理社会因素,具体包括:儿童时代虐待以及忽视、经历创伤事件(包括自然灾害)、至亲离世、家庭矛盾、变故以及性取向的迷茫和糟糕学业成绩。

筛检工具

相对于旧版指南,USPTF 推荐使用的量表变为:贝克抑郁干预问卷(初级保健版,BDI)、青少年患病健康问卷(PHQ-A),但针对小于 11 岁的儿童,筛检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治疗

USPTF 在指南中同样推荐了青少年抑郁症的综合治疗方案,为采用多种综合手段的干预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8 岁以上的儿童推荐使用氯西汀、12 ~ 17 岁的青少年可使用艾司西酚普兰,FDA 建议服药患者应密切观察其症状,警惕有无反复或加重,密切关注患者行为改变。

心理治疗:包括社会支持干预和协同护理关怀,其中协同护理关怀手段应采用多元化的健康关怀系统干预体系,通过关怀管理者作为媒介,紧密联系初级关怀的提供者、病人以及心理健康专家。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第三方的干预机构将逐步出现,与国际接轨。

注意事项

针对特殊群体,如对于 11 岁以下的 MDD 患者的筛查,应注意如下几点:

1. 对于 11 岁以下儿童的抑郁症发病率未知。越早发病,预后越差。潜伏期可从 2 月~17 个月不等,筛检方案可能不适用,需综合临床症状、体征、监护人病史询问同时结合前文所罗列的危险因素,综合考虑。

2. 由于筛检实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有所限制,筛检出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临床检查以确诊。同时,在药物治疗方面,有限的证据表明,青少年使用 SSRIs,可有效控制病情,但仍需进一步密切关注患儿行为,尤其是自杀行为,动态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据悉,USPSTF 指南旨在为没有典型症状的病人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及临床决策。其推荐意见的制定,综合考虑了临床证据研究以及医疗制度政策,在疾病的防治领域,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