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蛋白尿

2017年07月25日 1015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儿尿常规检查,出现蛋白,是怎么回事?

尿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称为蛋白尿,一般认为儿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大于150200毫克即可诊断为蛋白尿。小儿蛋白尿可分为四大类:功能性蛋白尿、体位性(直立性)蛋白尿、持续性无症状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


功能性蛋白尿是一种轻度、暂时性、良性蛋白尿。无肾实质器质性损害。如在发热时出现的暂时性蛋白尿,退热后尿蛋白也随之消失。运动后,尤其是青少年长距离赛跑、游泳、足球、篮球等运动后,小便中的蛋白可一过性增多,充分休息后可消失。


体位性(直立性)蛋白尿是早晨起床前尿蛋白检查阴性,起床活动后逐渐出现蛋白尿,平卧休息后尿蛋白又消失。尿蛋白含量24小时一般不超过1克,预后良好,30岁后少见。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站立时下腔静脉受肝脏后缘和脊椎压迫,导致暂时性肾淤血和淋巴回流受阻。


持续性无症状性蛋白尿的发生与体位无关,一般无浮肿等其他全身症状,各种有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正常,肾穿刺病理检查也无异常。儿科医师诊断持续性无症状性蛋白尿非常慎重,因某些肾小球疾病或其早期可仅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要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


病理性蛋白尿为各种肾小球或肾小管疾病所引起。如急性、迁延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药物性肾损害等。


所以,小儿尿常规检查,偶尔出现蛋白,家长不必过分紧张,要首先排除功能性蛋白尿,可一周后复查,若尿蛋白转阴,则可放心;若仍有蛋白尿,还要排除体位性蛋白尿,应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对于持续性无症状性蛋白尿,不必急于治疗,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定期检查,避免劳累,预防呼吸道感染,蛋白尿持续半年以上者,最好作肾穿刺检查,了解有无肾小球的病理性变化,决定是否进行相应的治疗。蛋白尿伴有血尿、尿少、眼睑肢体浮肿、高血压,多为肾小球肾炎;蛋白尿明显增高,浮肿明显,血胆固醇升高,血浆蛋白降低,多为为肾病综合征,要立即到医院进行积极治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