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术后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分析01

2020年12月19日 819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ERCP技术自从1968年被首次报道以来,开创了胆胰疾病新的治疗领域;经过50多年的应用及发展,随着内镜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影像学及医学设备的迅速发展,目前ERCP已经成为临床上诊断及治疗胆道和胰腺良恶性疾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ERCP目前临床上经常用于胆总管结石、胆道良恶性狭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内引流、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以及慢性胰腺炎胰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因具有安全、可靠、疗效好、微创、术后恢复快、痛苦少、对病人的心肺功能要求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
然而,ERCP是一种复杂的内窥镜手术,技术含量高,操作风险大,手术后无法避免一些并发症。ERCP后整体并发症的发生率4%-9.8%,主要包括ERCP后的急性胰腺炎(PEP),胆管炎、出血、穿孔、急性胆囊炎等,急性胰腺炎是最为常见的,发病率为9.7%,死亡率0.7%。相对而言,ERCP术后急性胆囊炎(PEC)的发生率较低,但与一般急性胆囊炎不同,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感染较重,较快发展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可以导致胆囊穿孔,胆囊周围脓肿,腹腔脓肿,若不及时诊治,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机患者生命,这使ERCP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ERCP术后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
1.1患者相关因素:PEP与患者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史、oddi扩约肌功能障碍、服用糖皮质激素史、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ERCP术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史、急性胰腺炎史、ERCP术前白细胞计数高等。
1.2手术操作相关因素:ERCP术中导丝及其他器件多次误入胆囊管是导致术后急性胆囊炎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些操作会造成胆囊管黏膜损伤,造成胆囊管黏膜水肿,从而导致胆囊流出道阻塞。根据文献报道,术中胆囊显影的患者PEC发生率达10%以上。ERCP过程中胆囊显影后,粘稠的造影剂进入胆囊,过度填充胆囊甚至排空障碍会导致PEC。另外,ERCP胆道支架置入可能会增加术后胆囊炎的发生率,因为胆道支架内引流,使得肠腔内细菌易于进入胆道,并在胆囊驻留并繁殖加重感染。
1.3感染因素:ERCP术中胆道括约肌切开、插入导丝、胆道支架置入、鼻胆管引流等带来的逆行感染或内镜及其配件等消毒不严等都会导致细菌的带入,增加术后急性胆囊炎发生的机会。除此之外,ERCP手术当中,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时,如果发现胆囊也显影,说明造影剂误入胆囊管,这样可造成胆囊逆行感染,从而导致术后急性胆囊炎的发生。

2、ERCP术后急性胆囊炎的预防:
如今对于PEC的预防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研究得出改良的胆道塑料支架对ERCP术中胆囊显影的患者有效的预防术后发生急性胆囊炎。他们认为改良的胆道塑料支架增多了胆囊管开口处的侧孔,这样胆囊管开口附近胆管的引流明显改善,促进胆管内压力的降低,从而改善胆囊的引流,有助于胆囊内造影剂的及时排泄;另外,侧孔的存在,可有效避免支架置入后胆汁引流不畅的发生,同时又不会导致支架压迫胆囊管。根据相关文献报道,胆道支架的长度是术后发生急性胆囊炎的又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ERCP术中病情需要胆管支架置入的病人,根据每个患者的胆道解剖特点,选择合适长度的支架,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急性胆囊炎的发生。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加强对内镜及配件的清洗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操作时间、提高操作技能、避免导丝及附件反复进入胆囊、选择合适的胆道支架、必要时术前使用抗生素及术后正确的饮食指导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少PEC的发生。
本文选自:如斯太木·麦麦提图尔荪,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急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