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最容易出现的4大肌肤问题
2017年12月07日 1044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冻疮
冻疮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气候寒冷、空气潮湿、肢端血液循环不畅、缺少运动、手足多汗、鞋袜过紧等缘故所致。受冻的部位多为面部、鼻尖、面颊、耳轮以及手指、手臂、小腿、足跟、趾背等暴露部位。这是因为皮下动脉受寒冷刺激而收缩,产生血液淤积、组织缺氧,以致组织损伤,出现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血浆渗入组织间隙引起冻疮。
所以冻疮初起时,局部皮肤呈圆形紫红色的水肿性红斑,中央青紫边缘鲜红,表面光泽,触之有冷的感觉。压之变色,去压后恢复红色,局部发痒,严重者可有水疱。
疱破后形成溃疡,经数周或更久开始愈合,留有色素沉着或瘢痕。一般在10℃以下的温度就可引发冻疮。冻伤的发生不仅与低温有关,也与皮肤抗寒能力有关。疲劳、饥饿、失血、营养不良和醉酒等可以使人体抗寒能力降低,容易引起冻伤。儿童和妇女,肢体末梢血液循环不良,手足经常发凉的人,活动少的老年人,手足多汗、长时间户外工作的人都容易发生冻疮。
预防冻疮最重要的是注意手、足、耳等肢体末梢部位的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当气温在10℃以下时,就应加强保暖措施。手足多汗和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生活工作的人,更应注意皮肤干燥、保暖,鞋袜、手套要宽松、柔软,以防末梢循环不良。
在寒冷的天气里,可适当增加热量较高的食物,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常用冷水洗手、洗脸,增强抗寒能力;避免潮湿;注意身体暴露部位的保暖。一旦发现冻伤,如皮肤有发红、发白、发凉、发硬等现象,应及时用手或干燥的绒布轻轻摩擦伤处,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冻伤。
切忌用雪团揉搓冻伤部位,因为这样会散发更多的体热,使冻伤加重。冻伤的手可放在腋窝下加温,冻伤的脚可放在同伴的怀里或腋窝下加温,也可将冻伤部位浸泡在40〜43℃温水中30分钟左右。轻度冻伤用辣椒泡酒涂擦便可见效。
干裂
当人体进人老年期,皮脂腺及汗腺的功能也同体内其他脏器一样渐渐减弱,身体表面的皮脂及汗液逐渐减少,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寒冷干燥的刺激,造成血管收缩,皮脂腺及汗腺功能进一步下降,皮肤干燥而失去弹性,手掌面、手指、足跟等处常变硬增厚,出现深浅不等、长短不一的裂隙,深者伴有疼痛,甚至出血。
防治皮肤干裂,首先要注意皮肤的清洁和保温,洗手后马上揩干,涂上蛤蜊油、30%〜50%的甘油或凡士林等护肤品,以营养和滋润皮肤。若同时患有手足癣应及时治疗,平时应少用碱性较强的肥皂洗衣洗手。若已发生干裂,则应在每晚睡觉前用热水浸泡患处10〜15分钟,再用刀片削去增厚的角质,患处贴胶布,用绷带包扎好,待裂口愈合后涂水杨酸软膏或10%〜15%尿素霜,一旦发生感染,则用抗生素软膏外涂。
瘙痒
皮肤瘙痒症是指皮肤上只有瘙痒感,而无任何原发性皮疹的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均为阵发性,忙轻闲重,还有烧灼、虫爬、蚁走等感觉。老年人常因冬季室内温度偏低,皮肤的角质层所含水分过度丢失,皮肤干燥而引起瘙痒。这种瘙痒于躯干、股内侧、小腿曲面、关节周围多见,小腿胫前部最为剧烈,呈阵发性,晚间因奇痒而影响睡眠。本病多发于冬季,故又称“冬季瘙痒症”。除汗液和皮脂减少造成皮肤瘙痒外,内衣与尘埃微粒子的摩擦也易引起瘙痒。气候干燥可加大皮肤与衣服的摩擦力,产生大量静电电荷。大风使空气的正离子数量倍增,再加上空气中尘埃、花粉、煤灰等微粒子都是带电粒子,并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均可使皮肤发痒。
防治皮肤瘙痒症,最主要的一点是注意保护皮肤。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切忌搔抓、热水肥皂烫洗,减少衣服摩擦及滥用外用药,避免情绪过度激动。洗澡时应注意少用肥皂,可选用一些温和的沐浴液或加入凉血止痒性质的中草药沐浴,以防止皮脂进一步丢失,降低皮肤抵抗力。另外,尽量不吃辛辣食物,不饮酒,不吸烟;勤换内衣,多穿棉质内衣。
风团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风团”,民间叫“风疹块”。特征是受冷(冷风、冷水)刺激后,皮肤出现瘙痒性风团,骤然发生并迅速消退,愈后不留痕迹。属迟发型变态反应引起,又称“寒冷性荨麻疹”。有皮肤过敏史,尤其是荨麻疹史的人,要特别注意预防寒冷性荨麻疹。
先要注意天气变化,当有“寒潮”来临时,要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外出和突然接触冷水;其次,寒冷时节要注意皮肤保健,洗澡时勿用碱性强的肥皂。此外平时要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尤其要加强皮肤的抗寒锻炼。一旦发生寒冷性荨麻疹,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抗组织胺药,如赛庚啶、安太乐片、息斯敏等,均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