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如何用药?
2021年12月20日 8056人阅读
“大夫,我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一般会让我吃什么药呢?这些药有什么作用啊?”
目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抗疟药、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多种药物,各类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差异很大。我们接下来就简单介绍一下最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羟氯喹和其它免疫抑制剂吧。
激素在治疗SLE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SLE诱导缓解治疗最常用且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控制SLE病情的基础药物。
轻度活动的SLE患者:一般不需要采用激素治疗,当羟氯喹或非甾体抗炎药不能控制病情时,可考虑使用小剂量激素(泼尼松≤10mg/d或等效剂量的其他激素)来控制疾病。
中度活动的SLE患者:推荐使用中等剂量的激素(0.5~1mg/kg/d)泼尼松或等效剂量的其他激素进行治疗。中等剂量激素难以快速控制病情的中度SLE患者,在适当增加激素剂量的基础上,可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减少激素的累积使用剂量,降低发生长期不良反应的风险。
重度活动的SLE患者:推荐使用标准剂量的激素(1mg/kg/d泼尼松或等效剂量的其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调整激素用量。同时,对病情严重的SLE患者,必要时可使用激素冲击治疗。对发生狼疮危象的SLE患者,推荐使用激素冲击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
“都说激素副作用大,一般有什么副作用呢?”
激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0%,最常出现的近期不良反应是胃部不适、兴奋、心悸、失眠等,长期不良反应有继发感染、脆性骨折等。
切记不要自行停用激素,易造成病情短期内剧烈反复。对病情稳定的患者,我们会尽早开始激素减量,但减量过程必须是逐步而缓慢的,以避免疾病复发。决定使用激素时,我们也会根据疾病活动度、激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剂量进行调整,确定减、停药的时机。激素的减量是一门学问,您可千万不要随便停用激素呀。
2、羟氯喹
羟氯喹作为狼疮患者经常会选用的一种免疫抑制剂,在SLE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对无禁忌的SLE患者,推荐长期使用羟氯喹作为基础治疗。
一般首次剂量为每日400mg,分次服用。当疗效不再进一步改善时,剂量可减至200mg的维持剂量。如果治疗反应有所减弱,维持剂量应增加至每日400mg。SLE患者长期服用羟氯喹可降低疾病活动度、降低发生器官损伤和血栓的风险,改善血脂情况,提高生存率。
羟氯喹的作用温和,主要不良反应在于对视网膜的影响,尤其是一些高风险人群(长期服用和/或使用高剂量的羟氯喹、伴有肝肾疾病、同时使用他莫昔芬、有视网膜或黄斑疾病史、高龄等)。
因此,对服用羟氯喹的患者,我们会进行眼部相关风险评估。最新指南建议高风险的患者每年进行1次眼科检查,低风险的患者服药第5年起每年进行1次眼科检查,而临床我们一般每半年行1次眼科检查。
3、免疫抑制剂
激素联合羟氯喹治疗效果不佳的SLE患者,或无法将激素的剂量调整至相对安全剂量以下的患者,建议使用免疫抑制剂;伴有脏器受累者,建议初始治疗时即加用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可降低激素的累积使用量及预防疾病复发。对难治性(经常规疗法治疗效果不佳)或复发性SLE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可减少激素的使用量,控制疾病活动,提高临床缓解率。狼疮肾炎患者初始治疗时(诱导缓解期),相对单用激素而言,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可显著提高临床缓解率,因此初始治疗时即可考虑加用免疫抑制剂。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除羟氯喹外)种类繁多,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环孢素、硫唑嘌呤、霉酚酸酯等,适应症和副反应都不尽相同。
“免疫抑制剂好像有很多种,看得人眼都花了,我应该怎么选呀?”
您不必担心,我们会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生育要求、药物安全性和成本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恰当的免疫抑制剂。
其他问题
“我现在对于常用的药物大概了解了,听说生物制剂也可以用于治疗狼疮了,我们在临床可以用吗?”
最新的指南认为,经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不耐受或复发的SLE患者,可考虑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能较为显著地增加患者的完全和部分缓解率,降低疾病活动度、疾病复发率及减少激素用量。然而,目前虽有多种生物制剂已经尝试用于SLE的治疗且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仅有贝利尤单抗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的批准用于治疗SLE。
“我很担心我未来的病情,坚持服药的话,我的病情能控制住吗?”
随着SLE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SLE患者的生存率已经大幅度提高。研究显示,SLE患者5年生存率从20世纪50年代的50%~60%升高至90年代的超过90%,并在2008~2016年逐渐趋于稳定(高收入国家5年生存率为95%,中低收入国家5年生存率为92%)。SLE已由既往的急性、高致死性疾病转为慢性、可控性疾病。
参考文献
[1]胡绍先.风湿病诊疗指南[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41-49.
[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2020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20,59(3):17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