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来回信0061封】—病态、心态和生态
2019年09月19日 858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良好医患关系沟通典范通信第六十一封
尊敬的刘湘源主任:
您好!
我是您最近收治的一名患者。我想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的病程、心情和初步感想,作为与您交流的第一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刘湘源
1.病态 我于2013年12月出国工作。2014年1月初开始,我的左眼结膜反复充血,先后到两家当地专科诊所诊疗,有言“葡萄球菌感染”者,有言“巩膜外层炎”者,用多种眼药水,皆不能有效控制,眼压升高,难以入眠。2月中旬,又出现左耳外廓红肿疼痛。3月初赴耳鼻喉专科问诊,按“软骨炎”治疗,服用头孢呋辛脂和泼尼松龙10天,初见效,耳眼都明显好转,甚喜。几天后恢复原状,眼红如兔,耳又肿痛,再度紧张。耳鼻喉科医生称,他从医30年仅遇几例我的病状,怀疑我患“复发性多软骨炎”,属风湿免疫类疾病,极为罕见,心惊。3月下旬至4月初,时间花在验血上,发现免疫球蛋白超标20倍。家人心急如焚,四下寻医咨询、购药带药。自己感觉在当地耗不起,遂下决心回国求治。回国一趟不易,自然希望由专家把脉。业内专家强烈推荐您,我家人在好大夫网上查到,您已是国内泰斗级专家,好评如潮。
4月17日返抵北京,次日赴北医三院“撞大运”,于混战之中得到加号,如获至宝,更确切地说,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我介绍了病程、出示了验血结果及眼和耳的病情照片,您迅速判断我为“复发性多软骨炎”,要求住院检查治疗。4月21日至29日,我在北医三院中央党校分院住院检查治疗,项目包括验血、胸部CT、超声心动、腹部B超和眼科会诊等,最终确诊为“复发性多软骨炎”。我的眼和耳受累,而鼻、喉、气管、支气管、心和肺等部位尚未累及。武东大夫负责我住院期间的医治,她非常负责,细致地与我沟通,并安排我与您再次见面。您根据我的病情和必须在国外工作的需要,为我制订了治疗方案:一是醋酸泼尼松龙(30mg/d)服用1~2个月,病情控制后递减,经半年左右时间争取减至维持量;二是免疫抑制药骁悉(1克/天)3~6个月;三是配合保肝、养胃和补钙等辅助药,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糖和血压等。4月24日至5月5日,我始终严格遵嘱服药。
我对自己的病有如下几点认识:一是自己长期缺乏锻炼,嗜肉、饮酒和熬夜,超重至肥胖程度,为生病“打下了基础”; 二是发病前工作非常紧张,心理压力大,环境变化大(温差达40度),活动应酬多(有过大量饮酒),休息睡眠少,将疾病“激发”出来;三是复发性多软骨炎的检验指标没有特异性,主要依靠医生根据临床病状进行判断,我眼和耳两个部位受累及对糖皮质激素敏感,初步具备诊断的条件,我最大的幸运在于遇到国内外两位独具慧眼的好大夫,不仅让我少走了弯路,而且避免了病情进一步恶化。
2.心态 病态影响心态是一定的,而心态对病态的作用绝不忽视。在赴医院会诊的班车上,我听到了一个故事,一个人被误诊为“癌症”,极度恐惧,被抬进医院,见人就哭诉,恍若世界末日来临。人劝复查,获悉误诊,跑跳着就出院了。联想到我得了复发性多软骨炎,这个病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中的较罕见病种,一百万人发病者仅3.5人,我真是中大奖了。由于发病机制不明,累及多个器官,以侵蚀破坏软骨组织为主,具有复发性和渐进性,迄无根治方法。中文医书上和百度上都提到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4%和55%。姑且不论其准确性,但震撼力足以让我这样一个普通患者寝食难安,一种莫名的恐惧对我的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危险无处不在,来到这个世界,确实没打算活着回去。然而,人是进亦忧,退亦忧。抛却了生死,却难免担忧现实的工作和生活。疾病带来的“菜花耳”和“塌鼻梁”可以忍受,激素带来的“满月脸”和“水牛背”也可以接受,但特别容易感染的心理阴影还没有消除,我的职业使命和家庭责任难道要放在一边吗?能不能如常工作和生活的问题萦绕在脑海里。您在给我制订治疗方案时特别点拨我,可以从事正常工作,同时应注意劳逸结合,不能熬夜,要防止复发和感染。您特别说了一句:“会好的。”这句话给予我的精神力量可能超乎您的想像,您的一番话胜似百片激素,在我身上立刻见效。从自己身心历程和您身上体会到,真正的良医既治身症,也治心症,身心健康相辅相成。
3.生态 最近国内医患关系成为热点话题。对比在国外和国内看病,我有几点突出印象:一是国内病人太多,既成就了国内医学专家的医术水准和良好声誉,但又使他们疲惫不堪。挂专家号就像学生进名校一样艰巨而曲折。像您这样不辞辛劳为不认识的患者加号真是少见,我看病那天与十来个得到加号的幸运患者幸福感真的很强。当然,大家能够得到的分分秒秒都极为稀有宝贵。而在国外,约见一位专家不用打仗,只要按时上门,与专家可以聊上半个小时。国外专家态度真好,但水平真的参差不齐。我的眼睛被两位教授(他们上午在大学教学,下午到自己的诊所上班)当成小白鼠试来试去。二是国内对医生的价值真的不够尊重。一个专家号14元,只够到麦当劳喝杯咖啡。二、三百元的特需门诊号被号贩子炒卖渔利。而国外(发展中国家),一位教授的门诊费约1000元人民币,副教授诊费约700元。我们对国内医生的知识产权付出得太少,向他们索取得太多,抱怨得太多。三是国内医院形成了医生、医疗检测设备和药品的大一统格局,医生要靠机器和药品“养”。而国外,医院看病,到检验实验室(公司)去化验,随便至哪家药房去买药,医生靠自己养。
我没什么研究,但觉得医患关系有很大错位。一是医生看病是“义”,患者要“德”。患者觉得世界辜负了他,医生是欠他的,那么在纠纷中就根本不会想到自己的德行,医闹可以大行其道。二是患者可以花大把钱用于器械和药品,不肯付给医生。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国家就是一个患者,重商品不重知识,这是造成仁心仁术的好大夫稀缺、形成医患供需关系严重失衡的根本原因。三是我们需要仁心仁术的好大夫,要宣扬他们的仁德之行,带动全社会的相互理解与尊重,这方面做得不够。
您是一位难得的好大夫,不仅在医院勤奋诊疗,不愿让全国各地涌来的任何患者吃闭门羹,而且在网上接受大量患者的咨询,以极大的耐心和心血为素未谋面的患者解除痛苦,开通专门微信大力传播医学知识。我还注意到,您在给病人开药时还特别询问其经济条件,替病人着想,用最经济适用的方式为患者制订方案,可见您把患者的安危冷暖放在心里。我向您致敬,向好大夫们致敬!
您的患者 宋先生(**@mfa.gov.cn) 二0一四年五月六日
宋先生:
您好!感谢您的来信,您从病态、心态和生态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您发病就医数月来的经历、感受、感想及体会,写得非常好! 您不愧是一位高级领导者,查阅了不少的资料,看问题切中要害,见解也很独特。其他患者需花费数年才有的体会和感悟,到您这里,寥寥数月,悉数掌握,实在佩服。
信中提到心态问题,您说的非常对,情绪和心态对治疗的有效性肯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有人做过研究,告诉某患者某药有效(而实际为无任何疗效的安慰剂),服用后的有效率最高也能达30%。很多患者听到可怕的疾病,往往因心理素质差,一下子就垮了,终日不思饮食,情绪失控,最终加速了疾病的恶化。就像您在车上听到的那个故事,原以为患肿瘤的患者在得知什么病也没有,自己能跳起来回家。看来,医生不仅仅要医治疾病本身,还需医治患者的心病。当然,医生要治疗心病,需有职业敏感性、丰富的经验及大量的临床实践作为支撑。不能像江湖游医那样,信口雌黄,包治百病,100%治愈。很多疾病虽然不能完全治愈,但在良好的心态下,能达到与狼共舞,与病共存。我相信,像您这样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掌握了疾病特性及其注意事项,且处在发病初期者,只要正规治疗,应该是能控制治疗好的。
复发性多软骨炎确实不太多见,您是“中大奖”了(您很幽默),本病主要特点是累及软骨和其他全身结缔组织,包括耳、鼻、眼、关节、呼吸道、心血管、肾脏和神经系统等。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楚,许多证据表明,该病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机体(如HLA-DR4、DR6阳性者)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如感染、创伤、过敏、大量饮酒等)产生了主要针对II、IX和XI型胶原、软骨糖蛋白、基质蛋白及其他胶原的自身免疫反应,造成软骨破坏。本病诊断主要依靠典型临床表现进行诊断。1976年McAdam提出的诊断标准是如下6项中满足3项以上即可确诊(无需组织学证实,如不足3条者需软骨活检证实诊断):①双耳软骨炎;②非侵蚀性血清阴性多关节炎;③鼻软骨炎;④眼部炎症,包括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浅层巩膜炎及葡萄膜炎;⑤喉和(或)气管软骨炎;⑥ 耳蜗和(或)前庭受损,表现为听力丧失,耳鸣和眩晕)。该标准难以早期诊断,故1979年Damiani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满足如下一条以上者可诊断:①具备上述3条以上表现者;②至少具备1条表现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③病变累及2个或2个以上不同解剖部位,对激素和/或氨苯砜有效。您符合第3条,并排除了其他疾病,故可诊断。
本病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治疗的选择主要与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受累器官的范围有关。激素可抑制病变急性发作、减少复发频率及严重程度,一般口服泼尼松0.5~1 mg/(kg·d),重症患者可能需较大剂量甚至冲击治疗,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少数患者需长期维持。重要脏器受累者,包括眼、喉、气管和支气管、心、肾或神经系统受累,常需同时加免疫抑制剂,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和吗替麦考酚酯(进口的商品名为骁悉)等。其中,吗替麦考酚酯对非淋巴细胞/器官无毒性作用,无骨髓抑制和肝、肾毒性,不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和胰腺炎,是一相对较好的治疗药物。鉴于您有重要脏器——眼睛受累,故不得不加用吗替麦考酚酯(骁悉)。
大多数患者生病后会刻意去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预后,能不能治愈是其非常关心的问题,由于医学的局限性,医生真正能根除的疾病寥寥无几,医生往往是“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但可以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来控制这些疾病的发展,延长寿命,改善生活质量。你对网络上提到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4%和55%很担心,这是近30年前(1986年)Michet等统计结果,随着医学发展,该病如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已明显改善,1998年David等报道,8年生存率达94%,相信时隔16年的今天预后会更好,得到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者与普通人群的生存率相当。既往统计本病主要死亡原因是感染、气道塌陷、主动脉瘤破裂、瓣膜性心脏病及肾衰竭。您最关心的是感染问题。本病合并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气管、支气管受累塌陷及通气引流不畅所致,当然,也需警惕免疫抑制过强诱发感染可能。如何预防感染,除了要求遵嘱用药治疗外,还需减少或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改善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应注意避免受凉,预防感冒,注意饮食卫生,合理膳食调配,同时坚持锻炼身体,增加机体抗病能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过度消耗,并尽可能戒烟戒酒。如有发热不适,尽早去医院就诊。
您在国外工作,患病后在国内和国外均就诊过,对目前国内的医疗环境,你是最有发言权的。我也赞同您对目前国内医患关系错位的看法,正如您说的,我们整个国家就是一位患者,我国的贫富差距大、社会保障不力,国家正在努力医改,希望能有类似宋先生这样睿智的参与者,找到成功的突破口。
最后,祝宋先生早日康复!
朱桂华( yeah-zhuzhu@163.com),刘湘源(liu-xiangyuan@263.net) 20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