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痢疾
2018年05月03日 924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潜伏期一般为1~2周,可短至4天,长达1年以上,起病突然或隐匿,可有以下临床类型。
1.无症状型(原虫携带状态):大多数粪便内能找到阿米巴原虫而无症状,包囊仅在常规粪检中发现,并在整个感染期间排出,作为共居者存在,不侵袭组织,这类患者约90%为迪斯帕内阿米巴感染,但也有极少数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而症状不明显,多年保持亚临床状态如腹部不适 ,气胀,便秘等。
2.普通型:起病一般缓慢,有腹部不适,大便稀薄,有时腹泻 ,每天数次,有时亦可便秘,腹泻时大便略有脓血,呈痢疾样,如病变发展,痢疾样大便 可增至10~15次/d或以上,伴有里急后重 ,腹痛加剧和腹胀,回盲部,横结肠及直肠部均可有压痛,全身症状较轻微,常有低热或不发热,上述症状一般持续数天至数星期,可自行缓解,如未接受治疗则易于复发,粪检可有少量或多量滋养体,大便有腐败腥臭。
3.暴发型:此型少见,多发生于体弱和营养不良者,起病急骤,中毒症状显著,重病容,有高热及极度衰竭,大便迅速增至15次/d以上,含明显脓血与大量滋养体,甚至肛门失禁,呈水样或血水样,有奇臭,伴呕吐,剧烈腹痛,里急后重及腹部明显压痛,患者有不同程度脱水与电解质紊乱,有时可出现休克,易并发肠出血与肠穿孔 ,如不积极抢救,可于1~2周内因毒血症或并发症而死亡。
4.慢性型:常为普通型未经彻底治疗的延续,病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不愈,腹泻反复发作,或与便秘交替出现,一般腹泻每天不超过3~5次,大便呈黄糊状,带少量黏液及血液,有腐臭,常伴有脐周或下腹部疼痛,症状可持续存在,或有间歇,间歇期长短不一,可为数星期或数月,间歇期间可无任何症状,常因疲劳,饮食不当,暴饮暴食及情绪变化等为复发的诱因,久病者常伴有贫血,乏力,消瘦,肝大及神经衰弱等,易并发阑尾炎及肝脓肿,大便检查可找到滋养体或包囊。
典型阿米巴痢疾诊断不难,确诊有赖于粪便中找到病原体,不典型病例往往需借助结肠镜检查,血清学检查及诊断性治疗等措施。
在治疗上以导滞、行气、和血为原则。初期属湿热证,所谓“利无止法,以通为止”。后期属虚证或虚中挟实证,以攻补兼施,或温补收涩为主,不可过于苦寒,损伤脾胃。若病情危重者,属内闭外脱者,急宜回阳救脱,积极抢救。
1.一般治疗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输液。根据病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慢性患者应加强营养,以增强体质。
2.病原治疗
(1)甲硝咪唑(灭滴灵)
对阿米巴滋养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且较安全,适用于肠内肠外各型的阿米巴病,为目前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
(2)甲硝磺酰咪唑
是硝基咪唑类化合物的衍生物。疗效与灭滴相似或更佳。
(3)吐根碱
对组织内滋养体有有高的杀灭作用,但对肠腔内阿米巴无效。本药控制急性症状极有效,但根治率低,需要与卤化喹啉类药物等合量用药。本药毒性较大,幼儿、孕妇,有心血管及肾脏病者禁用。如需重复治疗,至少隔6周。
(4)卤化喹啉类
主要作用于肠腔内而不是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对轻型、排包囊者有效,对重型或慢性患者常与吐根碱或灭滴灵联合应用。
(5)其他
安特酰胺、巴龙霉素、安痢平,以上3药都作用于肠腔内阿米巴。
(6)中草药
鸦胆子,大蒜,白头翁。
以上各种药物除灭滴灵外,往往需要2种或2种以上药物的联合应用,方能获得较好效果。
1.肠内合并症
(1)肠出血:深溃疡可侵蚀血管引起程度不等的肠出血,有时成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大量出血少见。
(2)肠穿孔:多发生于暴发型及有深溃疡的患者,穿孔部位以盲肠,阑尾和升结肠为多见,穿孔后可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穿孔较少见,慢性穿孔较多,大多无剧烈的腹痛 发作,穿孔发生的时间常难以确定,但全身情况逐渐恶化,X线检查可见游离气体而确诊,有时由于先形成粘连,穿孔后可形成局部脓肿,或穿入附近器官而形成内瘘。
(3)阿米巴性阑尾炎:盲肠部病变易蔓延至阑尾,临床症状与一般阑尾炎相似,但易发生穿孔,据称热带,亚热带地区因阑尾炎而手术者,发现约1/3为阿米巴感染所致。
(4)结肠肉芽肿:慢性病例由于黏膜增生,发生肉芽肿,形成大肿块,极似肿瘤,称为阿米巴瘤,极易误诊为肠癌,多见于盲肠,乙状结肠及直肠等处。
2.肠外合并症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可自肠壁静脉,淋巴管或直接蔓延,播散至肝、腹腔、肺、胸膜、心包、脑、泌尿生殖道或邻近皮肤,形成脓肿或溃疡,其中以阿米巴肝脓肿最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