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荨麻疹科普小知识

2018年07月22日 919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根据统计15% - 23%的人群一生中会发生至少一次荨麻疹,而其中25%的患者可能转变为慢性荨麻疹。本病的病因是血浆从真皮血管中暂时渗出,引起真皮水肿而出现的暂时性、瘙痒性风团。

       

荨麻疹按照发病的时间可以区分为急性荨麻疹(病程<30天,有些学者定义为<6周)和慢性荨麻疹(复发时间>30天,有些学者定义为>6周)。

急性荨麻疹常常是由IgE介导,往往具有明显的特应性背景,可能与饮食、环境、寄生虫感染、药物、细菌或病毒感染等有关,表现为局限性或泛发性的、界限清楚的红色或白色风团,大小不等,边缘有红晕,可融合成片,皮损呈暂时性,很快自行消退,伴有强烈瘙痒感,数分钟至数小时(一般24小时内)能完全消退不留痕迹,但会此起彼伏反复发作。急性荨麻疹由于皮下组织水肿,较容易出现血管性水肿(暂时性皮肤肿胀),患者可能会有腹痛、喉头水肿等症状。

       急性荨麻疹发生后,应该及时寻找病因,尽量避免再次接触可以得致敏物质如药物、食物、吸入物等。急性荨麻疹处理一般是选择无中枢影响的二代抗组胺药物,或者酌情加用一代抗组胺药物、非特异性抗过敏药物等,严重的急性荨麻疹还可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并视病情变化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对于局部的红斑风团,应避免过度搔抓,可以给予安抚止痒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药膏等。


PS: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侵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