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的生理机制
2021年11月09日 993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睡眠的生理机制
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生理现象。一个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近1/3的时间,睡觉的质量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睡眠对每一个人是有多么重要。
和睡眠有关的神经递质主要有以下几种:
腺苷
甘丙肽
γ-氨基丁酸
褪黑素
白细胞介素
一、腺苷
腺苷作为神经调质, 调节多种神经生物学功能。随觉醒时间延长,动物脑内腺苷水平逐渐增 高 , 在睡眠期显著降低 。 因此,腺苷被认为是调节睡眠的内稳态因子之一 。
腺苷受体 (receptor, R) 有 A1R、 A2AR、 A2BR 和 A3R 四种亚型, 其中 A1R 和 A2AR 与诱导睡眠相关。 激活 A1R 可抑制促觉醒神经元诱导睡眠, 也可抑制促眠神经元导致觉醒, 其作用存在脑区依赖性。
PGD2 及腺苷调节睡眠觉醒分子机制图
PGD2 由分布在蛛网膜和脉络层的 L型 PGD2 合成酶催化合成[44,84,86,87], 生成的 PGD2 在脑脊液中循环, 激活集中分布于基底前脑下方蛛网膜上的 PGD2 受体, 增加局部胞外腺苷水平, 通过腺苷 A2AR 介导, 可能将催眠信号传入 VLPO 神经元, 抑制下丘脑 TMN 觉醒神经元活性, 诱发睡眠。 PGD2 或腺苷可能激活 VLPO, 抑制 TMN, 诱导睡眠; 另一方面, 内源性 PGE2 和 Orexin、 药物组胺 H3 受体阻断剂 Ciproxifan激活 TMN, 活化组胺能神经系统, 增加觉醒。 由此我们提出假 说: 下 丘 脑 内 VLPO-TMN 类 似 于 “ 跷 跷 板” 模型进行睡眠觉醒的时相切换。 如 果 VLPO 的活性处于优势 (重心偏向 VLPO), 动物睡眠; 反之, TMN 活性处于优势, 动物觉醒。
二、甘丙肽
我们对睡眠的渴望随着清醒的时间增加而增加,直到睡眠变得无法避免。睡眠剥夺后所产生的睡眠会时间更长,深度也更强,并且伴随着强烈增强的δ波段(0.5-4赫兹)的脑电波活动,这种现象被称作为睡眠稳态。
甘丙肽能神经元是睡眠-觉醒时相调控过程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来源。2019年9月19日,William Wisden实验室与帝国理工学院Nicholas P. Franks实验室合作(第一作者为Ying Ma博士)在Current Biology杂志上发表文章Galanin Neurons Unite Sleep Homeostasis and α2-Adrenergic Sedation,揭示了睡眠稳态和α2肾上腺素所导致的镇静现象背后的神经调控机制。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展示了小鼠的侧视前区的甘丙肽分泌神经元被损伤后,其体内的睡眠稳态被破坏。因此睡眠稳态需要侧视前区甘丙肽分泌神经元。
三、γ-氨基丁酸
γ-氨基丁酸 (GABA) 是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广泛分布于动植物体内,如豆属、参属、中草药等的种子、根茎和组织液中,或者动物神经组织中。它不仅能在人体内参与合成胶原,而且它在大脑细胞中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性物质,能产生对中枢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的改善作用。它在睡眠觉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GABA作为一种神经递质, 在神经元内合成。GABA神经元分布广泛, 所有的皮质层均有GABA能神经元的分布, GABA突触的活动大小和持续时间由质膜蛋白即GABA转运蛋白决定。GABA能神经元分布在基底前脑和前下丘脑, 并在睡眠时这些神经元的放电增加。中脑和后脑也有该神经元的分布。
在REM睡眠期间。GABA神经元可以抑制参与觉醒的其他类型神经元,促进睡眠的产生。
人体在休息时,大脑释放γ-氨基丁酸,使得神经兴奋性降低,神经放松,进入安静的睡眠状态。人在白天正常状态下,释放的γ-氨基丁酸少,此时神经活跃,兴奋度高,主要由交感神经主导。人在夜晚正常状态下,释放的γ-氨基丁酸增多,此时神经处于放松,兴奋度低的状态(神经由副交感神经主导),比较容易睡着。
四、褪黑素
褪黑激素(Melatonine,MT)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激素之一。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分泌受抑制,晚上分泌活跃。
褪黑素的分泌是有昼夜节律的
夜幕降临后,光刺激减弱,松果体合成褪黑素的酶类活性增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水平也相应增高,在凌晨2-3点达到高峰。
夜间褪黑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睡眠的质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松果体萎缩直至钙化,造成生物钟的节律性减弱或消失,特别是35岁以后,体内自身分泌的褪黑素明显下降,平均每10年降低10-15%,导致睡眠紊乱以及一系列功能失调,而褪黑素水平降低、睡眠减少是人类脑衰老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从体外补充褪黑素,可使体内的褪黑素水平维持在年轻状态,调整和恢复昼夜节律,不仅能加深睡眠,提高睡眠质量,更重要的是改善整个身体的机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老的进程。
人的大脑通常在晚上9点或10点开始分泌褪黑激素,也就是大多数人睡觉的时间。随着褪黑素分泌的增加,身体就会开始意识到该睡觉了,提醒你在一个理想的时间就寝。这个过程和人体在光线的暴露时间有关,尤其是晚上的时候,因为褪黑素的产生和你吸收的光线密切相关。
如果你晚上还很清醒,比如在使用电子设备,它们发出的光会阻碍身体产生褪黑素的能力。最好在临睡前一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帮助增加褪黑素的分泌,保持一个稳定的昼夜节律。上夜班的人因为晚上在亮光中工作,褪黑素分泌不正常,经常会出现生物钟紊乱的问题。
五、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由于最初是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所以由此得名,现仍一直沿用。
免疫系统对 睡眠的影 响主 要是通过 释放细胞因子而实现的。到目前为止 ,已知参与睡眠调节 的细胞因子就包括白细胞介素 1 (Inter— leukinl,IL-1)。
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可引起机体发热 ,睡眠也明显增加 。发热是 由于巨噬细胞释放内热原所致 ,IL-1就是 内热原之一。睡眠增加是由细菌产生的胞壁酰肽类 (Muramyl peptides,MPs)引起的 ,研究表明 MPs在 体 内、外均可促进 1L—l的释放 ,说明 IL-l的催眠作用并非发热的继发反应 ,可能是其直接的中枢作 用。
当机体 受到细菌感染时 ,除引 起外周 的免疫反 应外 ,细菌的产物如 MPs可进入中枢,刺激 星形 胶质细胞释放 IL—l,IL- l可通过 增加 PGD 的合成 、IFN 和 TNF的 释 放 及 下 丘 脑 一 垂 体 释 放 CRF、GRF、 CLIP、des-a-MSH 等激 紊来增加 SWS,以调 整机体 、储蓄能量 ,配合 免疫系统抵 抗侵 入 的细 菌 ,同时,IL—l还 可通过增加 PGE 刺激 GH、PRL、ACTH、a—MSH 和 Gc的释放来增加快动眼睡眠 ,并适当抑制 SWS,进 行 调整 ,这 可能是机体维持 内稳态 的一种精细 调节机制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 明,睡眠和免疫系 统 之 间有着 内在 的联 系 。IL-1是 两 系统 间 联 系的重要媒介之一 ,因为不仅机体 多种细 胞 可产生 1L-1,且体内多种部位存在 IL一1的受体。
综上,IL-1是内生致热源(EP)。EP是体内某些细胞被发热激活物激活后产生的一组内源性的、不耐热的、能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的致热性细胞因子,是发热过程的共同信息分子。其中最主要的产EP细胞为单核、巨噬细胞。简单来说EP就是可以引起机体发热 ,睡眠也明显增加。
参考文献:
【1】腺苷和睡眠觉醒调节 曲卫敏 , 孙 宇 , 许 奇 , 黄志力
【2】李树新. 白细胞介素1对睡眠的调节[J].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5, 000(003):179.
相关链接:人为什么需要睡觉?
睡眠是为了活下来
一、睡眠的功能包括:能量代谢平衡,体温维持和免疫.
1.维持精神状态,包括注意力,情绪控制力,判断力等.
2.睡眠时机体代谢降低,可以保存能量. 睡眠也可能是一种适应性的行为,目的是在24小时中的某个时段限制机体的活动,从而节约能量,就像在特定季节的冬眠。
二、抗氧化和提供对机体氧化损伤的修复。睡眠剥夺的动物表现出更明显的氧化损伤。在睡眠中,许多蛋白质开始合成,其中包括抗氧化所需要的一些蛋白质。同时一定量的睡眠也是神经元新生所必需的.
3.认知和记忆巩固
4.REM睡眠和发育
REM睡眠是和情绪密切相关联的。
REM睡眠对于视觉系统的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同时也提示REM睡眠可能对其他感觉通路的发育有作用。
关于成年动物REM睡眠的功能的一个解释是:是动物在更接近清醒的状态下醒来。
单胺能神经元如5-HT,去甲肾上腺素,组胺能神经元的活动在REM睡眠时期停止
与睡眠有关的主要神经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
睡眠过程可分为快眼动 (REM) 睡眠和非快眼动 (NREM) 睡眠两种睡眠时相,二者交替进行。正常睡眠-觉醒及睡眠时相间的转换需要一些神经递质参与,主要包括:食欲素A(Orexin A)和食欲素B(Orenxin B) 、γ-氨基丁酸( GABA)、腺苷、谷氨酸( Glu)、5-羟色胺( 5-HT)、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 NE )、多巴胺(dopamine, DA)和组胺等。
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谷氨酸、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NA、5HT、多巴胺dopamine,DA、组胺,腺苷、甘氨酸、前列腺素、Ox等多种神经递质参与睡眠与清醒的调节。
食欲素A和食欲素B是由下丘脑外侧和后部神经元分泌的促进觉醒的神经递质,也被称为下丘脑分泌素1(hypocretin 1, Hcrt1)和下丘脑分泌素2(hypocretin 2, Hcrt2),分别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而发挥促醒作用,研究发现,下丘脑分泌素神经元对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有强烈的兴奋作用,可导致皮质觉醒。
DA主要集中在黑质及腹侧被盖区。以往研究发现多巴胺神经元在整个睡眠期间兴奋性基本不改变,而近期研究证实中脑导水管腹侧周围灰质的DA神经元在清醒时是兴奋的。
(1) 与觉醒有关的递质:觉醒包括行为觉醒和脑电觉醒。行为觉醒是指觉醒时的行为表现,对外界刺激出现的反应,全身处 于活动状态,如肌肉的张力增高,交感系统的活动增强,副交感 系统的活动减弱,基础代谢升高等。
脑电觉醒是指脑电图呈特征性去同步化快波。如正常人睁眼时以去同步化的低波幅快波 波)为主,闭眼时以a波为主,可见快波及少量的0波和S波。 行为觉醒和脑电觉醒在多数情况下是同时出现和消失的。与觉醒 有关的中枢神经递质确切机制还不清楚。现已知乙酰胆碱 (ACh)、多巴胺(DA)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参与 觉醒的调节过程,其中多巴胺与行为觉醒有关,而去甲肾上腺素 和乙酰胆碱与脑电觉醒有关。
① 乙酰胆碱。可能参与觉醒状态的维持。
② 多巴胺。行为觉醒的维持与中脑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 系统功能有关D
③ 去甲肾上腺素。电刺激中脑蓝斑核头部或背侧NE系统上行纤维,可引起觉醒的脑电活动。
(2) 与睡眠有关的递质:睡眠是一个主动活动过程,存在 “睡眠中枢”。
莫鲁齐等认为,延髓和脑桥内存在上行抑制系统,这一系统的活动可以导致睡眠。由中缝核群前段发出的上行 羟色胺能系统维持慢波睡眠。目前认为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睡眠的生理调节过程,但对于REM睡眠和 NREM睡眠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