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常用药物
2018年11月29日 898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洋地黄类药物
机制:轻度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和改善症状。
适应证:房颤伴快速心室率(>110次/分)的急性心衰患者。
使用方法:西地兰0.2~0.4mg缓慢静脉注射,2~4h后可再用0.2mg。
注意事项:急性心肌梗死后24h内应尽量避免使用。
2
β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机制:通过兴奋心脏β1受体产生正性肌力作用。
使用方法:
(1)多巴胺
<3μg/kg/min激动多巴胺受体,扩张肾动脉;
3~5μg/kg/min激动心脏β1受体,正性肌力作用;
>5μg/kg/min激动心脏β1受体、外周血管α受体。
(2)多巴酚丁胺:2.5~10μg/kg/min维持。
注意事项:
①多巴胺小剂量起始,根据病情逐渐调节,最大剂量为20μg/kg/min,>10μg/kg/min外周血管收缩明显,增加脏器缺血风险。
②多巴酚丁胺一般持续用药时间不超过3~7d。
多巴胺vs.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在选择性扩张肾血管方面优点明显;多巴酚丁胺用于心源性休克合并心衰时优于多巴胺。
3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机制:通过抑制环磷酸腺苷(cAMP)降解,升高细胞内cAMP浓度,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有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
使用方法:米力农负荷量25~75μg/kg静脉注射(>10min),继以0.375~0.75μg/kg/min静脉点滴维持。
注意事项:一般用药时间为3~5d。
4
钙增敏剂
机制:与心肌肌钙蛋白C结合产生正性肌力作用。
使用方法:负荷量6~12μg/kg静脉注射(>10min),继以0.05~0.2μg/kg/min静脉点滴维持24h。
注意事项:低血压时不推荐予以负荷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