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基础知识及防治知识问答
2017年12月12日 950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88.什么是冠心病?
答:通常我们所说的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是指营养心脏本身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导致血流不畅,使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冠心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由于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的不同,本病可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如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猝死、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等。
89.冠状动脉有何功能?
答:人体各组织器官要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心脏不停地搏动以保证血运。而心脏作为一个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本身也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源,供给心脏营养的血管系统,就是冠状动脉和静脉,也称冠脉循环。冠状动脉虽小,但血流量很大,这就保证了心脏有足够的营养,维持它有力地昼夜不停地跳动。
90.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意义?
答:在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之间存在着许多侧支或吻合支,它是一种潜在的管道,平时在冠状动脉供血良好的生理情况下,这些侧支或吻合支并不参与冠状动脉的循环,只有当冠脉主干发生狭窄或阻塞,而侧支血管两端出现压力差时,或某些足够强的刺激出现时(如严重缺氧),它们才开放并得以发展。
91.为什么心肌比其它组织对缺血缺氧更为敏感?
答:首先,心肌的血流量大,摄氧量高,即使在静息状态下,心肌也差不多最大限度地从动脉血中摄取氧。其次,由于心肌细胞中肌红蛋白结合氧的容积小,加上心肌氧耗高,因此心肌组织内的氧储备能力非常小,氧张力很低。心肌一旦缺血(或缺氧),或心肌耗氧有所增加,只能靠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来满足心肌对氧的需求。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致冠脉狭窄或闭塞、或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时,冠状动脉不能发生代偿性扩张,则心肌血流供求之间发生矛盾,遂引起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
92.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特点?
答: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指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主要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型弹力型动脉( 如主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罹患最多),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同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化和钙化。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现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9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始于什么年龄?
答:冠心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因此,人们往往产生一种表象认识,好象人们40岁以后才开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其实不然。一项最新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始发自少儿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这是我国科研人员首次通过对人体新鲜心脏标本进行病理生理学研究得出的结论。这一成果为我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9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分几级,与冠心病发病有何关系?
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的程度,在病理学上常依据狭窄最严重部位的横断面,分为四级,即:Ⅰ级:管腔狭窄面积在25%及以下;Ⅱ级:管腔狭窄面积在26%~50%;Ⅲ级:管腔狭窄面积在51%~75%;Ⅳ级:管腔狭窄面积在76%~100%。一般Ⅰ~Ⅱ级粥样硬化并不引起明显的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减少,除合并冠状动脉痉挛外,与冠心病发病并无直接影响。Ⅲ级以上的狭窄方与冠心病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病理解剖检查显示,冠心病心绞痛的病人,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的主支管腔显著狭窄达横切面的75%以上,也就是说,冠状动脉达Ⅳ级以上粥样硬化狭窄者,占绝大多数。
95.冠状动脉痉挛的主要诱因是什么?
答:当在心理应激状态(如过度兴奋、紧张、焦虑、惊恐等),或寒冷刺激、剧烈运动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加上冠状动脉局部高敏性,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研究证明,Ca、H+、Mg的作用,以及吸烟、饮酒均能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诱发冠脉痉挛。冠状动脉痉挛是指心外膜下传导动脉发生一过性收缩,引起血管部分或完全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冠状动脉痉挛是构成多种心脏缺血性疾病的基本病因,主要包括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等。冠状动脉痉挛易发生于有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偶发生于表面“正常”的冠状动脉,它的任何一个分支或多个分支均可受累。
96.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有哪些?
答:(1)年龄: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心肌梗塞与冠心病猝死的发病与年龄成正比。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2)性别:在我国,男女比例约为2∶1。但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则升高,此时,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有资料表明,6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3)职业: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4)饮食: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5)血脂:由于遗传因素,或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质代谢紊乱而致血脂异常。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而高密度脂蛋白下降,易患本病。(6)血压: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升高所致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危害,最常见者为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60%~70%有高血压,高血压病人患本病者是血压正常者的4倍。(7)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成正比。(8)肥胖:肥胖者易患本病,体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9)糖尿病。
97.为什么A型性格的人易患冠心病?
答:A型性格的人动作匆忙,办事的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遇到困难也不罢休,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不满足感。一件事情没有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情,四处奔忙。这种人雄心勃勃,脾气暴躁,干练利索,性格外向。恰恰相反,具有B型性格的人,他们慢条斯理,不慌不忙,随和易处,没有争强好胜的压力,紧张之后尚能愉快地休息。国内外研究表明,A型性格者冠心病发病率至少是B型性格的2倍。
98.冠心病的患病率男女有别吗?
答:在我国,男女比例约为2∶1。但女性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升高,此时,女性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有资料表明,6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大于男性。
99.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病有何关系?
答: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在血液中它与脂蛋白结合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是VLDL 、LDL,而HDL则可清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并将其运到肝脏去,扮演“清道夫”的角色。
100.为什么说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答: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高血压组合并冠心病者较血压正常组高2~4倍,我国冠心病者70%以上合并高血压。高血压容易导致冠心病发病的机理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其一,高压血流长期冲击血管壁,引起动脉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血管张力的增高,也易导致弹力纤维断裂,造成脂质沉积于血管壁和附壁血栓的形成。其二,高血压引起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儿茶酚胺过多,直接损伤动脉血管壁,还可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101.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应如何控制血压?
答:要保证冠状动脉有充分的血液灌注量,必须有足够高的压力,主要是舒张压。治疗这类患者时,必须强调降压宜缓不宜急,治疗终点宜高不宜低。这里所说的治疗终点血压宜“高”,是指不要把血压快速地降至太低水平。否则,因血压(主要指舒张压)太低,导致冠脉灌注压下降,使心肌缺血而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
102.肥胖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答:许多资料表明,冠心病患者的平均体重较非冠心病患者为高,肥胖者冠心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短期内发胖或重度肥胖者发病率更高。这是因为:(1)肥胖使心脏负荷和血压均升高,增加了心肌耗氧量;(2)高热量的饮食习惯,使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压升高,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加重;(3)肥胖者体力活动减少,妨碍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侧支循环的形成;(4)肥胖者常伴胰岛素抵抗。
103.气候变化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答:在寒冷、潮湿和大风天气,冠心病发病率高,是因为寒冷刺激,特别是迎风疾走,易使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体循环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同时,也可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管腔持续闭塞,或挤压斑块使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使管腔急性堵塞,也可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因此,在高发季节里,冠心病患者应注意御寒保暖,减少户外活动,以防疾病发生。
104.冬天冠心病人容易发作是什么缘故,除了身体保暖外,手足面部暂时受冷行吗?
答:冠心病发病每年有两个高峰期,即11-1月和3-4月两段寒暖季节转换时期,另外,持续低温、阴雨和大风天气也容易发病。这是因为人体神经受寒冷的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使本来狭窄的冠脉受堵更严重,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疾病突发。而手、面部受到寒冷的刺激后,亦可通过迷走神经的作用而引起冠状动脉收缩。所以寒冷的季节冠心病人不但要注意身体的保暖,风雪天应尽量不要外出,也要尽量避免手足面部的寒冷刺激,洗衣、洗菜不要把手长时间泡在凉水里。另外,冰箱除霜,手拿冰冻食物等也应注意避免冷刺激。
105.糖尿病与冠心病有何关系?
答: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糖尿病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已被公认。多数学者认为,肥胖、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即胰岛素抵抗综合征),这些内容密不可分。此外,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时,冠心病的某些临床症状出现的较迟或被掩盖,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10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为什么易得冠心病?
答: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T3、T4虽然促进肝组织摄取乙酸,加速胆固醇的合成,但更明显的作用是,增强胆固醇的降解,因此,当甲状腺机能减退时,易出现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但是“甲低”并发冠心病的患者,心绞痛很少发生。这是因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基础代谢率降低,心动过缓,心肌耗氧量亦低,病人的活动量也非常小的缘故。
107.冠心病是遗传性疾病吗?
答:国内外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性。父母之一患冠心病者,其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2倍;父母均患冠心病者,其子女患病率为双亲正常者的4倍;若双亲在年轻时均患冠心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
108.你自己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
答: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病情。(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影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者。(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7)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