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传染病的帮凶——蚊子

2018年06月13日 1092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蚊子的生活习性。

孳生习性:蚊虫都孳生于水中,不同性质的水质和积水类型孳生不同种类的蚊虫。治理或改造孳生地是防蚊的治本措施。水体治理类型:(1)严重污染水体,如粪坑、粪池等处。(2)轻度污染水体,如污水坑(沟)、清水粪坑,洼地积水等处。(3)面积较大的清洁水体,如稻田、荷塘、沼泽、灌溉沟等处。(4)清洁而流动水体,如山溪或溪床等处。(5)小型自然水体,如树洞、竹筒、坛、罐等积水处。(6)家宅内外的器物如水缸、椰子壳中的积水等处。


吸血习性:蚊子嗜血,蚊也是通过吸血传播疾病的。只有雌蚊才吸血,雄性不会吸血。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蚊的吸血活动。气温在10℃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则爱吸家畜的血,但没有严格的选择性,因此蚊可传播人兽共患病


栖息习性:蚊羽化后和吸血后均须寻找地方栖息,一般讲蚊喜欢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的地方栖息,如屋内多在床下、柜后、门后,墙缝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多在草丛、山洞、地窖、桥洞、石缝等处。

 

蚊子可以传播的疾病:经蚊子传播的疾病多达80余种,常见的有:

(1)流行性乙型脑炎:主要流行区在东南亚地区,我国华南,华北,东北地区可见,集中7,8,9三个月发病。它由乙脑病毒引起,经蚊传播,临床上发病急,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可并发呼吸衰竭,重型患者病后往往有后遗症。


  (2)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以发热,皮疹,肌肉和骨关节剧烈酸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为主要表现,病死率低;登革出血热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高。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长江以南为多。


  (3)黄热病:是黄热病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经伊蚊传播。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中南美洲,临床特征有发热,剧烈头痛,黄疸,出血,蛋白尿。我国尚未发现本病。


  (4)疟疾:由按蚊传播,是疟原虫传播引起传染病,夏季两季多见,常年可发病,国内多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可遍布全国,北方地区发病较少。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脾肿大,贫血。临床可分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等型别。其中恶性疟可侵犯内脏,预后不良。近年来,我国到非洲务工人员增多,输入性疟疾较多。


  (5)丝虫病: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在我国仅有斑氏及巴来丝虫病流行,长江以南地区流行。丝虫寄生在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浆膜腔,引起淋巴管炎症及阻塞,形成象皮肿,腹水等。临床还有丝虫热,肺部嗜酸粒细胞浸润综合征等。


  (6)黑热病:是由白蛉叮咬而传播的,为内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地方性传染病。

因此,灭蚊避蚊是预防蚊媒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