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概念解读
2018年07月17日 1930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弱视的定义: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
我们来逐一理解:
1 视觉发育期:儿童的视觉发育可分为关键期和敏感期,关键期是指6岁以前,而敏感期是指12岁以前。所以弱视的治疗要趁早,尽量在关键期即6岁前开始治疗弱视,弱视的治愈率可达到80-90%,超过6岁弱视治疗的有效率会明显下降。美国一项长达15年的临床研究发现,年龄每增加一岁,弱视治疗有效率会下降10%,在7-8岁年龄段,有效率为60%;9-10岁为50%,11-12岁为40%,若超过视觉发育敏感期即12岁后再开始治疗,则弱视治疗有效率仅为20%左右。而上面所说的有效率是指在积极治疗的前提下,如果患儿不能坚持戴镜,不配合遮盖和弱视训练,则有效率会明显下降。所以,弱视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特别重要。
2 最佳矫正视力:是指配戴合适眼镜的视力,如果患儿不戴镜视力0.3,但戴上眼镜可以达到0.8-1.0也不算弱视,诊断弱视必须要查矫正视力。
3 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这一点特别重要,每个年龄段儿童视力发育情况不同,根据儿童视力发育规律,对于3~7岁儿童诊断弱视时不宜以视力低于0.9作为“一刀切”的依据,而应参考相应年龄的视力正常值下限。年龄在3~5岁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的正常值下限为0.7。
4 要寻找弱视的病因:弱视是指功能性的视力下降,因此诊断弱视时,首先应进行系统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改变(如眼底病变等);同时应发现导致弱视的相关因素,不能仅凭视力1个指标即下诊断。要判断患儿是否存在弱视形成的危险因素,如单眼斜视;屈光参差性(双眼远视性球镜屈光度数相差1.50DS,或柱镜屈光度数相差1.00DS,屈光度数较高眼形成的弱视);屈光不正(多发生于未配戴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主要为双眼远视或散光,远视性屈光度≥5.00DS、散光度数≥2.00DC,可增加产生弱视的危险性);形觉剥夺(由于屈光间质混浊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等形觉剥夺性因素造成的弱视)。
5 弱视的临床特征不仅包含视力低下,还包括拥挤现象(弱视眼对单个视标的识别能力比较高,对排列成行的视标,辨别能力比较差);立体视觉降低;对比敏感度降低和调节功能异常。
因此,弱视是一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能达到很高治愈率的功能性眼病,家长应有正确的认识,尽早带孩子去正规医院诊治,避免错过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