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痛与康复训练

2019年08月04日 911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肩关节疾病极为常见,在肌骨疾病的相关门诊中约排在第三位。很多患者已经逐渐知晓,肩痛是不能和肩周炎(五十肩、冻结肩)划等号的。肩峰下撞击(impingement)是在上世纪70年代Neer医生发现的,当时他观察到肩关节外展时,可能会发生肱骨大转子和肩峰相撞击的现象,肩峰和肱骨大转子之间的软组织会被挤压,因此有的人也会把撞击试验翻译成夹挤试验。

一开始,它被命名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然而,随着大家对这个问题的了解,目前更倾向称之为“肩峰下间隙综合征”。因为有的时候即使没有发生很明显的撞击,这些肩峰和大转子之间的结构仍旧可能会发生病变,这些病变的结构可包括肩峰-三角肌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冈上肌腱,喙肩韧带等。

如的确存在撞击性肩痛,还需通过体检,并可通过超声动态检查,了解出现的是前外侧撞击,还是前内侧撞击。前内侧撞击是喙突和肱骨小转子之间发生撞击,涉及到的软组织主要是肩胛下肌肌腱和肩袖间隙的软组织,因其不在肩峰和肱骨大转子之间,故似不应称其为肩峰下间隙综合征。

在较以往的康复训练中,经常强调做大范围的肩关节活动,尤其是像拉滑轮,爬墙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实际上我们现在知道,当冈上肌腱因病存在撞击的可能性时,肩外展超过20~30度时,便会产生大转子和肩峰之间的撞击。这种撞击有时候会伴随肱骨头的上移,主要的一个原因是,肩袖肌群及肩胛骨稳定肌群无力,不能使肱骨头在肩胛盂上产生正常的滚动-滑动,从而产生肱骨头的过度上移,这种现象可以用动态超声观察到。可以想象一下,在这种情况下面做大范围忍痛地滑轮和爬墙运动,只会加重病情。

除了原发性冻结肩(俗称五十肩、肩周炎)外(主要是不明原因的累及肩袖间隙、喙肱韧带和关节囊等部位的炎症、异常组织增生),一些所谓的肩周炎里面,很多患者会因为创伤、糖尿病、偏瘫等,出现肩关节囊外的病变,比如关节囊外的肱二头肌长头腱、肩峰下滑囊,冈上肌腱等处的病变,并可能成为痛源。

如何设计一个准确的训练,适当改善肩袖的力量和协调、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相当重要。除了肩袖肌群本身的无创训练外,还要考虑其他相关问题。例如,上交叉综合征(含胸、驼背、头前位)可造成肩胛骨前突(压低喙肩弓),胸小肌紧张能造成喙突下移(压低喙肩弓),胸大肌紧张可以造成肱骨内旋(以缩小大转子和喙肩弓的距离而产生撞击)。喙突下移也可造成前内侧撞击。这就是为什么在训练当中,要注意颈深屈肌的训练,胸椎柔韧性训练、肩胛骨稳定性训练,以及胸肌放松训练的原因。

肩胛稳定性的练习主要应包括斜方肌下束和前锯肌的练习,这对肩胛骨贴近胸廓的稳定性起主要作用,并可能由此增加肩峰下间隙的宽度。肩袖肌群训练,包括小圆肌和冈下肌的外旋训练、肩胛下肌的内旋训练,和冈上肌的外展训练(注意限制外展角度以避免撞击)。这些训练可帮助肩关节具备更好的稳定性。这些肩袖肌肉的协调配合,使肱骨头能够在肩胛盂内实现比较好的、符合生物力学的滚动和滑动,避免出现异常运动。肩部运动不单单是盂肱关节和肩胛胸壁联合的活动,还有肩锁关节和胸锁关节的活动(此二关节直接关联了肩胛骨的活动),康复训练时也需考虑来自这两个关节方面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肩痛与神经根性颈椎病、颈椎关节突关节综合征、肩胛上神经卡压等问题有关,训练或治疗上也需注意。

这里并没有完全否定拉滑轮和爬墙练习。如果在滑轮和爬墙练习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撞击,而这个时候患者的问题确定是来自于关节囊内,他(她)还是可以考虑采取这种大范围活动方式的。前提是,进行这种活动时,肱骨头是以接近正常的方式在进行滚动和滑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