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T管致胆漏腹膜炎的原因及防治探讨
2015年02月11日 901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近年来,胆道引流术后拔T管引起的胆漏腹膜炎有增多趋势。我院1993~2001年间共发生15例,本文总结这15例临床资料结合国内文献试探讨其原因及防治对策。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自1993~2001年因胆石症共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734例,男345例,女389例,年龄22-88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1993~1995年间210例,男91例,女119例,年龄27-78岁,平均55岁;1996~2001年524例,男254例,女270例,年龄22-88岁,平均61岁。共发生胆漏15例,男4例,女11例,年龄25~84岁,平均58岁。
2、发病率:1993~2001年共发生胆漏15例,发病率2.0%。其中,1993~1995年发生2例,发病率1.0%,1996~2001年发生13例,发病率2.5%。
3、伴发症:15例中合并糖尿病5例,低蛋白血症6例。
4、发病及手术情况:15例均为首次手术,其中11例为急症手术,均发生在1996年以后,其中5例有胰腺炎,4例为重症胆管炎;4例为择期手术。
5、材料:术中均使用表面氯化的乳胶T管。
6、拔管时间:术后二周拔管5例,三周拔管8例,四周拔管2例。
7、临床表现:拔管后均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腹痛起始并集中于右上腹,2例逐渐扩大至全腹痛,发热最高达39℃;右上腹都有压痛。
8、治疗及结果:6例单纯行抗炎解痉等对症治疗,7例加行经原窦道置入导尿管引流而愈。上述13例治疗时间均在1周以内,余2例因症状、体征加剧而手术探查,发现腹腔内多量胆汁,1例重新置入T管,1例仅行腹腔引流术而愈。
讨论
1、胆漏发病率:Corbett⑴1986年报道拔T管后胆漏发生率为0.8%,本院1993~1995年发病率为1%与此相近,但1995~2001年发病率却上升至2.5%,呈明显升高。查阅国内文献,1989年至1995年仅有8篇临床报道,并无发病率统计,1996年至2001年共有37篇相关报道,发病率从0.78%至10%不等⑵-⑷。另外,上海市华山医院近年亦有发病率>10%的临床资料,因此,拔T管后胆漏的发病率在近年确有上升趋势。
2、原因:往往由多因素综合造成。
2.1 病人源性:
2.1.1 年龄:近年发病年龄的上升是可能原因之一,年龄大者组织愈合能力差,但到目前尚无临床资料支持。本文中1993~1995年210例平均年龄为55岁,1996~2001年524例平均年龄61岁,后者虽大于前者,但并无显著性差异。
2.1.2 伴发症:文献资料显示合并有糖尿病、贫血、低蛋白血症或长期使用激素者因组织愈合能力下降而影响窦道形成,但到目前为止尚无前瞻性的研究结果支持。本文15例中5例合并糖尿病,6例有低蛋白血症可能为发病的促进因素之一。
2.1.3 手术时机:魏忠⑸等认为急性期手术对胆漏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本文15例中有11例为急症手术。其中5例有胰腺炎,4例为重症胆管炎。可能此时组织水肿,周围渗液多,胰腺炎时分泌的胰酶可分解纤维素,这些对窦道生长不利,易于发生胆漏。
2.2 医源性
2.2.1 技术:(1)手术:T管太粗、胆管过度解剖、缝合太密太紧等都可能减少血供而影响愈合,短臂太长与误将T管缝合在胆管上等则增加拔管时撕裂窦道的危险性;(2)拔管:拔管时使用暴力常使T管在拔出过程中撕裂窦道;(3)胆道压力升高:包括胆总管残余结石,下端括约肌狭窄,乳头部新生物及拔管前未将胆汁放尽等因素,均可使胆道内压增高,拔管后胆汁易从窦道薄弱处渗漏。
2.2.2 材料:(1)T管:Deaver自1904年起使用天然橡胶T管后,胆漏极少发生;Walz等⑹179例使用橡胶T管,无1例发生胆漏,但天然橡胶可引起过度炎症反应甚至因胆盐沉积于管壁而影响引流,故人们又先后选用聚氯乙烯、硅胶、乳胶等来制作T管。Winstone⑺等发现使用聚氯乙烯T管使胆漏腹膜炎增多;Horgan⑻报道4例因使用硅胶管而出现胆漏。江献川⑼主张使用复合材料T管,如短臂用硅胶使组织相容性提高以避免胆盐沉积,长臂用天然橡胶增加周围组织炎症以促进窦道生长。
3、治疗:诊断不难确定,凡拔管后腹痛且上腹有压痛者均应怀疑,经窦道造影或胆道镜检即可确诊。本文中6例单纯经药物治疗,7例加行原窦道导尿管置入引流痊愈,说明胆漏后为局限性腹膜炎表现者多可经保守治疗而愈。方法上首先强调早期经原窦道置入引流管引流,何晓军⑽、顾宝泉⑾、费建国⑿等主张同时行窦道造影,可观察漏口位置。漏口位于腹壁窦道交界处者居多,此时置入引流管成功机会大,效果佳,即使漏口位于胆管窦道交界处,只要能在透视下置入引流管,必要时B超引导下作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痊愈的机会仍较大。近年随着内镜技术的引进,早期行ERCP胆管引流亦不失为一种选择。尽管未见有报道,但在上海市各大医院均已成为常规治疗手段。在保守治疗中,如出现症状、体征加重,则应果断地手术探查,作腹腔引流或再加行胆道引流术。Corbett⑴等报道75%的胆漏者需再次手术,死亡率达6%。国内的再次手术率为17%~65%⑵-⑷⑼不等。
4、预防:由于病因为多因素,因此须在多个环节上减少发病机会。
4.1 拔管时间个体化:年老体弱者,合并有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长期使用激素者,急症手术尤其伴有胰腺炎或重症胆管炎者,拔管时间宜延长至4~6周。拔管前应遵守常规,行夹管试验及T管造影。拔管前应放尽胆汁。
4.2 手术技术:(1)术中勿过度解剖胆管;T管口径适当,必要时可减去长臂对侧短臂周径的一半;短辟长宜1.5~2.5cm,与长臂连接处对侧应剪去三角形小窗;缝合时宜间断缝合T管上端一侧,勿过密过紧;同时防止误将T管缝在胆管上;T管在腹腔内行程宜短直;拔管切忌用暴力;吴成亮⒀等主张将大网膜包裹T管以利窦道形成。(2)引流适当,尤其是局部炎症较重时,引流不好可使局部积液感染,影响窦道生长;(3)Moss⒁等主张行T管及窦道间隙造影以确定窦道完整后再拔管。范钦忠⒂则设计双腔T管作拔管前窦道造影预防胆漏。其双腔T管分T管腔、造影腔和注药管三部分。T管腔即普通T管内腔。造影腔为带散在小侧孔、包绕T管外壁的潜在腔隙,其内端至T管长短臂交界处,外端延伸至长臂的腹壁切口外,两端与T管外壁密切粘合。注药管为内径2mm的塑胶管,从T管长臂远端侧面入T管腔而在造影腔中部出T管开口于造影腔内。共行窦道造影274例,显示窦道完全形成后再拔管,最短9天,最长136天,拔管后无一例发生胆漏。
参考文献:
⑴ Corbett CRR, et al. Bile peritonitis after removal of T-tubes from the common bile duct. Br J Surg 1986;73(8):641
⑵ 张道峰,等。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23例分析。宁夏医学杂志2000;22(7):427
⑶ 王永强。胆总管术后拔T管致胆漏32例分析。南通医学院学报1999;19(1):113
⑷ 丁锦辉,等。胆总管探查术后拔T管致胆漏4例临床分析。新疆医学1999;29(3):137
⑸ 魏忠,等。常规拔T管所致胆漏5例报告。肝胆外科杂志1999;29(3)137
⑹ Walz M, et al. Biliary peritonitis following bile duct revision with T-drainage implantation problems of choosing the right material. Chirurg 1990;61(5):409
⑺ Winstone NE, et al. Biliary peritonitis following removal of T-tube.Lancet 1956;1(4):843
⑻ Horgan PG, et al. Biliary leakage and peritonitis following removal of T-tubes after bile duct expoloration. Br J Surg 1989;76(11):1296
⑼ 江献川。T管滑脱或拔除致胆汁性腹膜炎。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6;25(1):16
⑽ 何晓军,等。拔除T管所致胆漏的治疗和预防。肝胆外科杂志2000;8(2):131
⑾ 顾宝泉,等。T管拔除并发胆汁性腹膜炎10例分析。南通医学院学报1999;19(1):108
⑿ 费建国,等。拔T管后致胆汁腹膜炎15例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12):1982
⒀ 吴成亮。大网膜包裹T管预防拔管后胆汁性腹膜炎。浙江医学2000;22(2):113
⒁ Moss JP. Historical and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surgical drainage. Surg Gynecol Obstect 1981;152:517
⒂ 范钦忠。双腔T管窦道造影预防拔管后胆漏的临床研究。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