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癌”怎么办?

2018年08月22日 827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对于癌症,我们怎么面对,是一味回避,还是人人自危,或者抱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

摘自《大众医学》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党华

医学指导/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教授叶定伟

生活实例

发现“疑似癌”后,不相信是“癌”

有一位60多岁的男病人,排尿不畅,夜尿多,几个月连续检查多次一直发现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偏高。之前他去过一些医院,自己也知道对于中老年人来讲,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都可能引起排尿症状或PSA值升高,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的问题是前列腺炎或者前列腺增生,在外面吃了一两个月的抗生素,又吃了一些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然后一次次地做前列腺B超,还做了盆腔CT,尽管B超和CT对于前列腺癌来讲,敏感度都不够。吃了几个月药,效果不是很理想,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后来,这位病人来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接受了肛门指检,没有摸到前列腺有肿瘤。然而,按照前列腺癌诊疗常规,如果患者PSA持续偏高,就应做前列腺穿刺活检,因为只有根据活检的病理,才能判断到底是不是癌症。这位患者接受了建议,穿刺下来果然是前列腺癌,不过幸亏发现得早,全身评估下来肿瘤还没有扩散。患者身体状况良好,后来接受了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一个月,病人来门诊随访,大感“庆幸”。

及时并找对医生最重要

每个发现自己有“疑似癌”症的人去医院,都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是不是恶性肿瘤。很多人会通过报纸、杂志,还有网络,把自己的症状跟别人的“癌”对应起来。这种关注一方面促使大家尽快地找专业的医院来明确诊断,以便及时治疗;另一方面,肿瘤的很多症状并不一定是肿瘤特有的,也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有时候这种压力并不是通过一两次专家门诊就能够得到缓解,从而还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可见,无论对于患者还是医生,如果因为“疑似癌”的症状就草木皆兵,是不应该的,而因一些症状的非特异性就贸然排除肿瘤,也是极不负责任的。那么,发现“疑似癌”症状时怎么办?关心自己、了解自己很重要,依靠专业解决问题也很重要。不需要人人都是专家,关键是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找,并且能找对专家。千万不要无谓地忧虑恐惧,也不能“更愿意相信自己的问题是良性疾病”,而耽误肿瘤的诊治,抱憾终身。

“类癌”症状莫轻易自我判断

临床证实,一些似是而非的“类癌”症状可能来自恶性肿瘤,也可能来自良性疾病。

例如,脑肿瘤与一过性脑缺血都有头痛、头晕、步履蹒跚、手脚不能随意活动等症状。喉癌的早期症状是嗓音沙哑,但因嗓音沙哑而去医院就医的大多数都是声带息肉、喉头炎等。早期肺癌的病灶若在1厘米以下,与肺结核或局灶性肺炎的症状很相似。早期食管癌没有症状,很难与食管炎、异形上皮等病区分。胃癌与胃溃疡,特别是非早期的胃癌与胃溃疡、胃炎、胃糜烂等病难以区分。大肠癌与过敏性大肠炎、溃疡性大肠炎也很难区别。看到大肠癌的常见症状血便,武断地认为自己得的是痔疮的人也很多……

温馨提示

出现下列情况,需要找专科医生鉴别:

●身体中出现可触及的肿块或硬变(特别是颈部、乳房、舌、腹部等部位)。

●黑痣或疣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颜色加深、破溃等。

●皮肤或黏膜(舌、口腔)上的溃疡长时间治疗不愈。

●鼻塞、鼻涕带血、耳鸣、不明原因头痛,应警惕鼻咽癌可能。

●持续嗓音嘶哑,警惕喉癌可能。

●持续咳嗽,痰中带血,不明原因的关节炎,应警惕肺癌可能。

●咽食不畅,食管内异物感或上腹痛,应警惕食管癌可能。

●食欲减退,消化不正常,应警惕胃癌可能。

●原有肝病史或嗜酒,近来肝区不适,应警惕肝癌可能。

●无明显原因(痔疮、肛裂)的便血,应警惕直肠癌可能。

●无痛血尿,排尿不畅,应警惕肾、膀胱、前列腺癌可能。

●异常阴道出血,白带增多,应警惕子宫癌、宫颈癌可能。

●顽固性头痛、呕吐(与进食无关)、视觉、味觉、嗅觉发生改变,应警惕脑肿瘸可能。

●原因不明的消瘦、发热,应警惕恶性淋巴瘤、肝癌可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