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到底能不能运动?盲目运动会加重病情
2018年01月17日 904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冬季是感冒高发季节。感冒后,人们一般通过服用药物、多喝水、增加休息来缓解病症。根据媒体报道,有美国专家提出了一个“脖子法则”:如果症状在脖子以上,如鼻塞、打喷嚏等,应该去运动;如果症状在脖子以下,如剧烈咳嗽、发烧、肌肉疼痛、恶心等,则不建议运动。这个法则是否真的可行呢?
黄淮学院护理学院副院长、医学博士钱国强介绍,感冒可分为导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普通感冒,和侵袭整个呼吸道乃至全身的流行性感冒。“脖子法则”无非是让患者通过体感区分感冒类型,或对轻重进行判断,而这些自我判断往往也不够准确。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朱欣佚表示,运动确实可以让血液循环加快,提高身体免疫力,但这是以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和机能状态为前提的。我们不能单纯依靠运动让感冒痊愈。生病时,运动不但不能减轻症状、帮助机体缩短感冒病程,甚至有时还会加重病情。即使是普通感冒,出现脖子以上的症状时,身体各器官,如心脏等已经加大负荷。这时再运动会进一步增加机体负担,让病毒更容易乘虚而入,可能诱发病毒性心肌炎等重病。国内也曾有报道,有人为治疗感冒特意跑到健身房去运动出汗,结果引起心脏衰竭而猝死。另外,该法则是基于西方人体质提出的,东西方人的机体耐受能力和应激性有差异,感冒后的运动疗法纵使有其合理性,也不能生搬硬套。
老话说,“动一动,少生病;懒一懒,药一碗。”日常合理的运动可增强体质,避免感冒。但感冒时还是要多休息,多吃清淡食物,适当用药。对于本来就很少锻炼的人,感冒期间应避免劳累和剧烈活动;日常坚持锻炼的,感冒时运动量也要减半,采用温和的形式,一旦出现发热症状应立即停止。症状较轻的初期患者参加长跑、打篮球、踢足球等剧烈活动前,也要先经医生对感冒进行鉴别诊断后,再依照医嘱进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