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症状为冠心病先兆!记住9个字预防冠心病最有效!
2017年02月19日 498人阅读
我国心血管患者近2.9亿,每5个成人中便有1人患心血管病,其患病率还在持续上升。国人最需要提防的心血管疾病,应当是冠心病。“其实,在医学中心脏病可具体划分为上百种,广大群众口中的‘心脏病’多指的其实是心脏病中最常见也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冠心病。
冠心病的危害除了会引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以外,还会因心肌缺血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
如果出现以下6种情况应早诊早治,以免延误病情。
1.劳累或精神紧张、生气后出现胸部闷痛、或紧缩样疼痛,有的人自觉疼痛向背部、左肩、左手臂、手指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就消失了;
2.体力活动时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疲倦,休息后可缓解;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等症状;
4.饱餐、寒冷,甚至用力排大便时出现胸部疼痛、心慌、闷气等;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垫高枕头才舒适;熟睡后突然胸部疼痛、心慌、呼吸急促、甚至喘不过气,需要立即坐起才能缓解;
6.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的心跳过快或过缓。
做好9个字预防冠心病最有成效
事实上,冠心病的发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由日常不良生活习惯及多种因素逐渐积累引发。“实际上,10个心肌梗塞,9个可被预测;6个心肌梗死,5个可被预防。”王主任强调,冠心病可防可控,防治的关键就在于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简单来说:
九个字——零吸烟、迈开腿、管住嘴。
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应当注意以下7点——
1.配合治疗:积极配合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能引发或加重冠心病的疾病。
2.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过咸过甜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多吃鱼、豆制品、蔬菜、水果等,以六分粗粮四分精粮为宜,适量果蔬搭配。要少食多餐,晚餐量少为宜,少喝浓茶、咖啡。
3.坚持适量运动:运动应根据个人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等。要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4.保持身心愉快:预防冠心病忌暴怒、惊恐、过度思虑以及过喜。
5.起居有常: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工作,临睡前不看紧张、恐怖的小说和电视。
6.戒烟少酒:吸烟是引发心肌梗塞、中风的重要因素,应当戒烟,适量饮酒,黄酒、葡萄酒为宜。
7.定期体检: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定期体检有助于疾病的早诊早治。
四大因素最易诱发冠心病
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冠心病进展较快,心肌梗塞与冠心病的猝死发病与年龄成正比。性别——在我国男女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比例为2:1,但女性绝经期以后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吸烟——与不吸烟者相比,吸烟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增高2-6倍。吸烟不但能引发并加速血管硬化进程,还能直接引起血管痉挛及损伤心肌。
饮食——进食高热量食物、摄入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本病。既往病史——若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将增加患冠心病的危险。70%左右的冠心病患者有高血压病史。
体重超重——体重超重多过20%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比体重健康的人高3倍。缺乏运动——缺少运动心脏不强壮者得心脏病发作的机会比健康者高出2倍。精神压力大——脑力劳动者大于体力劳动者,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病。
以上因素“血压过高、体重超标、胆固醇过高是导致冠心病的最大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