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门诊实录】“牙疼”切勿先拔牙,建议排查三叉神经痛

2022年08月30日 318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山西65岁的王女士,三年前出现左侧“牙疼”,电击样的疼痛让她不敢吃饭,当地医院就诊以为牙病,牙齿拔掉后疼痛依然存在,就这样忍了大半年。半年后疼痛开始加重,每次疼痛的时间从以前的几秒、十几秒发展到几十秒,左侧鼻翼的部分也出现疼痛。为了进一步找到病因,王女士到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马久红主任门诊就诊,经过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王女士是典型的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核磁共振的检查发现三叉神经与血管压迫,第三支三叉神经压迫压迫会导致牙疼的现象,很多患者都跟王女士一样,误以为是牙疼。王女士第一次来院就诊时,建议她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由于过度害怕手术风险,服用卡马西平、甲钴胺等药物控制疼痛,近半年疼痛症状越来越重,药物也没有效果了,无法忍受的她再次来院进行手术评估。目前她已经进行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后两个月了,面部疼痛消失后没有再出现。”马久红主任介绍。

  “牙疼”是牙病还是三叉神经痛?

  1、三叉神经痛:主要为半侧面部突然发作而又突然停止的间歇性、发作性疼痛,每次发作时间约几秒或数十秒钟。三叉神经痛通常存在明显扳机点,即触碰此点后可能会出现剧烈疼痛,可能位于口腔包括牙龈,以及鼻周或鼻旁,如果患者刷牙或洗脸时触碰到牙齿或鼻部时可能会诱发疼痛症状。初期可以通过卡马西平、奥卡西平、甲钴胺等药物控制,手术治疗方式有球囊压迫及显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

  2、牙疼:多数患者可能存在蛀牙或病牙病史且疼痛时间较三叉神经长,通常呈持续性且以钝痛为主。患者进食冷、热、烫等刺激性食物刺激到某颗牙齿时,可能会诱发牙疼发作,而卡马西平对牙疼治疗无效。

  显微血管减压手术风险大吗?

  三叉神经痛患者过度担心手术风险一味靠忍不可取,选对科室及专家团队,能够降低风险,显微血管减压手术前需明确诊断,排查是否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马久红主任,术前评估根据临床症状表现,一侧面部呈间断性刀割样、电击样的疼痛,存在扳机点,刷牙、吃饭咀嚼的时候就会诱发疼痛的发生;其次是进行头颅CT、核磁共振,排查继发性病因及是否存在三叉神经与血管的压迫。术中探查三叉神经根部出脑干区,避免遗漏责任血管,进行神经垫棉的充分减压,提高根治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