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内镜复发鼻咽癌挽救性手术初探;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
2018年07月20日 739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的病灶,疗效确切,治疗相关后遗症较轻。开放式挽救性手术
技术成熟,但创伤大,并发症多。经鼻内镜挽救性手术径路直
接、创伤小且并发症少,开展较晚但已取得一定经验[1~3]。本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维天
文由复习鼻咽癌的复发侵袭特点开始,结合内镜条件下如何
坚持肿瘤外科原则对这一新兴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1 鼻咽癌局部复发及侵袭的特点
大部复发病例为晚期病例,多朝颅底方向侵袭,向侧方
进展相对较少[4]。鼻咽癌颅内侵袭主要经3条途径[5]:①侵及
斜坡骨质;②侵及破裂孔-颈动脉管-海绵窦;③经圆孔、卵
圆孔侵及颅中窝。与鼻咽部密切相关的颅底区域是岩尖斜坡
区(简称岩斜区),最易受侵及的神经、血管结构分别是该
区域内的第V、VI对脑神经和岩骨段颈内动脉前膝部(破裂
孔段)。
2 经鼻内镜鼻咽切除手术现状
Yoshizaki等[1]于2005年报道采用经鼻内镜径路行4例rT2
鼻咽癌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但无随访资料。2007年
Chen等[4]报道应用内镜治疗6例rT1-rT2a鼻咽癌,无手术相关
并发症发生,在平均29个月的随访期内有1例局部复发。中
山大学研究组报道37例内镜鼻咽癌挽救性手术[3],其中rT1 17
例,rT2a 4例, rT2b 14例及rT3 2例,35例中做到整块切除且
切缘阴性,2年总体生存率达到84.2%。报道首次明确显示内
镜复发鼻咽癌挽救性手术不仅微创,而且疗效确切,结果令
人鼓舞,值得大力推广。那么,对于任何一项新技术,我们
在应用之前都要问:该技术适用于什麽样的病例?是否内镜
技术对不同分期的复发肿瘤都能妥善驾驭?关于这一问题,
该文也进行了探讨,主要针对rT2b和rT3病例,并得出结论。
该组病例中,28.6%(4/14)的rT2b病例在咽旁间隙再次复
发,而rT1-rT2a的病例中再复发率只有4.8%。研究者认为
由于内镜技术本身对该段颈内动脉的显露及保护明显不足,
因而导致术中病变切除不彻底而影响该亚群病例的局部控制
率。因此总结出只有肿瘤距离咽旁间隙颈内动脉>1 cm以
上者方可采用内镜手术。可见,提高对内镜颞下窝区域解剖
尤其是颈内动脉的显露及保护能力是成功处理rT2b病变的关
键。另外针对2例rT3(蝶窦底壁侵及)病例,术后局部控制
率100%。对于此类病例,研究者认为处理病变的两侧及后界
至关重要,建议手术器械需同肿瘤保持2~3 mm的距离,并
建议将有骨质侵及的病例纳入标准严格限定在肿瘤边缘距蝶
窦侧壁及后壁距离>0.5 cm以上。
中山大学的学者提出上述严格的内镜挽救性手术的病例
选择标准无疑是对患者负责,同时也是对医学负责的态度,
值得赞赏。同时笔者认为随着以后该技术的逐步广泛开展,
医师选择病例之时要考虑清楚的是:采用内镜挽救性手术能
否秉承肿瘤外科的原则?这种原则在内镜技术中如何贯彻?
3 经鼻内镜鼻咽癌挽救性手术的肿瘤外科原则
经鼻内镜复发鼻咽癌挽救性手术属于内镜颅底外科范
畴。内镜颅底肿瘤外科唯一的目标是同其他任何肿瘤外科目
标一样,即以最小的生理代价完全切除肿瘤。而影响达成此
目标的因素包括以下3点:①适应证的选择;②合理的肿瘤切
除方式;③成熟可靠的颅底重建技术。而由于颅底区域解剖
的特殊性以及内镜技术的特殊性,决定在此3点上内镜颅底外
科有其自身的特点。
3.1 在经鼻内镜手术的适应证选择上,肿瘤的病理类型及
肿瘤侵袭的范围是2个决定因素。鼻窦及颅底区域病例类型
众多,生物学行为差异很大。对于恶性程度较低且生物学行为较温和,如嗅神经母细胞瘤,采用经鼻内镜的颅面切除手
术,一并切除肿瘤及受侵的筛板及硬膜,可取得较好疗效。
而对于侵及颅底的腺样囊性癌,因其易沿神经侵及颅内而难
以全部切除。此时内镜外科可以施行,但必须辅助放疗。对
于恶性度较高的肿瘤,如复发鼻咽癌已侵及重要的解剖结构
的rT4病例,此时应首选放化疗。而对于rT1、rT2以及rT3病
例,虽病变易侵及颅底骨质,但硬脑膜具有强大抗侵袭能
力,且肿瘤多位于硬膜外,此类患者应可施行经鼻内镜挽救
性手术。
3.2 在内镜下采用合理的操作方式决定手术成败。鼻咽及其
相邻的颅底区域位于颈内动脉和视神经等重要结构的内侧。
经鼻内镜最适合处理位于头颅中央、颈内动脉及视神经内侧
的病变,而不需对上述结构进行骚扰。术中岩尖、斜坡、翼
管、岩骨段颈内动脉前膝部、海绵窦、三叉神经上颌支、下
颌支,Meckel室及颅中窝等同鼻咽癌关系密切的颅底结构近
在咫尺,在内镜清晰的视野下,可以对上述结构进行安全的
显露和保护,无疑会提高手术成功率。而近来发展的内镜岩
斜区及周边区域的多种手术径路对于内镜下以足够的安全切
缘游离鼻咽颅底区域的肿瘤以及保护重要神经血管结构提供
了有章可循的路线图[6]。复发鼻咽癌侵及咽旁间隙病例内镜
手术具有较高的再复发率,这主要是由于内镜下对该区域颈
内动脉的暴露与保护存在不足。而最近的一项解剖研究[7]似
乎为该问题找到答案。采用内镜经上颌径路,即内镜经鼻复合
Caldwell-Luc径路可以暴露颞下窝、下颌神经及其分支、脑膜
中动脉即颈内动脉咽旁段。在准确定位该段颈内动脉后内镜处
理rT2b病例可能将变得更加安全,手术成功率将会提高。
颅底外科中关于需一贯坚持整块切除还是以改良整块
切除肿瘤之间的争论[5]也延续到内镜颅底外科中。即使在开
放式颅底手术中,在蝶窦及颞骨区域行整块切除也是不可能
的,而需使用电钻及咬骨钳进行操作[5],这是由该区域异常
紧密的结构以及密布的神经血管结构所造成的。对于不能整
块切除的肿瘤,采用皮肤肿瘤切除术中控制肿瘤切缘的方法
(Mohs技术),即在术中用冰冻切片监测手术切缘[5]是颅底
外科中常用的方法。鼻内镜外科继承了这些操作原则,在治疗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侵及颅底的病例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8,9]。
毕竟内镜清晰的视野助于选择正确的切入点以及保持恰当的
解剖平面,有助于完全切除肿瘤,手术切缘最终的情况是手
术成败的决定因素,而非切除肿瘤的方式。
3.3 成熟可靠的重建技术是保障内镜颅底手术成功、提高
手术切除率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必要条件。一期重建颅底硬膜
的大面积缺损,隔绝蛛网膜腔和鼻腔的沟通以及覆盖暴露的
颈内动脉绝对是手术安全的保证。经验证明修复此类大面积
的、尤其是放疗后患者的颅底(硬膜)缺损是充满挑战的,
而血管化的组织瓣是最可靠的修复材料,近来内镜下应用带
血管蒂的组织瓣修复颅底重建技术取得长足进步。应用以鼻
后中隔动脉为蒂的鼻中隔黏骨膜瓣,足以覆盖修复不同经鼻
内镜颅底径路所造成的颅底缺损[10,11];在复发鼻咽癌内镜挽
救性手术中,由于放疗的损伤、肿瘤的侵袭造成中隔瓣不能
使用时,则可应用带血管蒂的颞顶筋膜瓣,经颞-颞下窝的隧
道导入术区修复鼻咽斜坡区域的大面积缺损或覆盖暴露的颈内
动脉[12];而以下鼻甲后端为蒂的下鼻甲黏膜瓣也可用来重建斜
坡、鞍区的颅底缺损[13]。总之,经鼻内镜血管化组织瓣颅底修
复技术日趋成熟,可以修复较大面积、放疗后病例的颅底硬膜
缺损,患者愈合时间缩短,成功率明显提高,付损伤很小。
4 总结
对放疗后复发鼻咽癌患者采取经鼻内镜挽救性手术是一
项崭新的治疗选择,目前处于萌芽阶段,病例数少,随访时
间短,针对该技术的适应证的选择,切除方式的应用仍将是
探讨的热点问题。但对于这样一种发生于头颅中央区域的治
疗极为棘手的恶性肿瘤,经鼻内镜技术所具有的微创性和优
越的的病变鉴识能力是手术治疗此类疾病所最需要的。而内
镜颅底外科近年的进展也为该技术应用于挽救性手术提供了
丰厚的技术储备,相信不久的将来,内镜经鼻径路可以作为
一个合理、有效的复发鼻咽癌挽救性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
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