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知识解答序列之十一(预防-宫内感染/计划免疫)
2018年10月11日 7631人阅读
21、什么是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
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双阳性的孕妇在孕期内通过胎盘将乙肝病毒(HBV)传给胎儿称为宫内感染。宫内感染仅占围产期传播的5%。
22、新生兒应如何进行乙型肝炎的计划免疫?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的方法,自2005年6月1日起我国已经执行对新生儿全部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计划免疫策略。
⑴接种程序和方法 我国当前已能大规模生产酵母重组和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重组疫苗。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三针,按0、1、6个月程序。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注射。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⑵不同情况母亲所生新生儿的免疫程序 ①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ug重组酵母或10ugCHO乙型肝炎疫苗。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用10ug/次CHO疫苗按0、1、6月免疫后,抗体(抗—HBs)阳转率达95%。②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以内,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ug重组酵母或20ug CHO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在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10ug重组酵母或20ug 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种方式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护率高于前者。
⑶凡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者,其孕妇血清HBV-DNA的含量大都在2.5pg/10ul(7.1×108copy/ml)以上,因而认为,孕妇病毒含量高,或已发生宫内感染可能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⑷对新生儿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5ug重组酵母或10ugCHO乙型肝炎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