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镜检查该不该做?赶紧看!
2021年10月25日 404人阅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显示出,我国患癌人数中,肺癌、结直肠癌以及胃癌位于高发癌肿的前五名,因此,消化道系统的健康问题,不容小觑!
从息肉到肠癌,究竟有多远?
肠息肉就是肠黏膜表面隆起性的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
大肠是息肉的高发部位,由于很少引起不适症状,也很少引起出血和梗阻,因此往往不易被发现,多数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
▲95%的大肠癌是一步步从大肠息肉转变过来的。这个过程一般需5-10年,但个体差异不同。
目前已明确至少80-95%的大肠癌都是从肠息肉一步步“进化”过来的:小息肉→大息肉→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一般这个过程可能需要5-10年不等,但有的人也可以进展的很快。例如,有家族性腺瘤型息肉病的患者从很年轻时肠道就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息肉,癌变再所难免。通常来说息肉的发生随着年龄增长而更容易出现,但有大肠癌家族史的人其可能在比较年轻时就已长出息肉,因此患癌的风险比一般人更大。
切除结肠息肉可阻断大肠癌的发生
大肠息肉从性质上划分,常见的主要是炎型息肉和腺瘤型息肉,前者由肠道增生性炎症引起几乎不恶变;腺瘤型息肉恶变的几率较炎型息肉高,腺瘤属癌前病变已被公认。
腺瘤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三种,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管状腺瘤的癌变率最低。腺瘤型息可能与遗传、慢性炎症刺激、生活习惯、慢性便秘等因素有关。
腺瘤型息肉不会自行消退,药物也难以将其消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发生癌变的几率较高。炎型息肉相对安全些,有时很小的炎型息肉会自行消失,但炎型息肉长期受炎症刺激,也有腺瘤发展可能。一般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时应该予以内镜下切除,内镜下息肉切除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切断息肉癌变之路。
虽然大部分医生根据经验,肉眼下大致可以判断良恶性,但活检后显微镜下的病理诊断才是金标准,其中因此检查出肠道息肉都应进行切除。
为何消化道肿瘤总是毫无征兆地来临,不易发现?
消化道肿瘤早期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的症状,患者很难自行察觉到,即使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也会归咎于食物上面,认为是吃坏肚子。同时结直肠、胃以及食管都属于空腔器官,即使突然长出一个息肉,也会不会对空间形成挤压作用,所以在早期阶段,患者通常不会感觉到明显的症状。
临床案例
王女士,六年前出现便血2次,开始很紧张,担心患了直肠癌。结肠镜检查发现是乙状结肠息肉,有两枚。经切除活检为良性的腺瘤样息肉。医生叮嘱要定期复查结肠镜。王女士术后再未出现便血症状,于是也将医生的嘱咐忘在了脑后。六年后再次出现便血症状,结果来院检查发现息肉复发且癌变。
从王女士的病例反映出部分人还是抱有侥幸心理或者回避心理:不够重视、恐惧或拒绝接受结肠镜检查、做了息肉切除不愿意进行复查,以至于能预防的结肠癌没有得到预防。
图片
息肉会复发,要定期复查
发现息肉,即使是切除了息肉,环境没发生改变,也有复发的可能,王女士就是一个例子,所以定期复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无痛内镜技术
随着消化内镜仪器设备的不断改进和消化内镜操作技术的日益提高,内镜检查已成为消化道道疾病的首选检查手段,且能为绝大多数患者所接受。为了满足民众对健康的追求及对内镜检查舒适性的要求,中心从布局及辅助设施与设备等方面充分考虑了无痛内镜检查的软硬件要求,能常规为有需要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无痛内镜(麻醉内镜)检查与治疗,使患者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消化内镜检查与治疗。
哪些人群需要做结肠镜筛查呢?
应该对出现什么症状的患者或什么年龄段的人进行结肠镜筛查呢?
起始年龄:40岁
目标人群:
1)所有有便血、黑便、贫血和体重减轻等结直肠报警症状的人群;
2)50-74的无结直肠癌报警症状的人群。
而目标人群又可分为高风险人群和一般风险人群。
图片
高风险人群(有以下任意1条者即是):
1)大便潜血阳性;
2)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3)以往有肠道腺瘤史;
4)本人有癌症史;
5)有大便习惯的改变;
6)符合以下任意2条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炎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炎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有报警信号(低热、消瘦、贫血等)。
一般风险人群:无上述任意1条者。
针对不同的患者,我们的筛查起始时间及间隔时间也是不同的。
最后,专家提醒:如果发现大便带血,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痔疮而掉以轻心,肠镜等筛查手段才是有效发现早期肿瘤的金标准。
如果曾经有结肠息肉病史的病人,都应该复查。对于术后病理提示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为保险起见,有条件者根据个体情况更加密切的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