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中医上手抖是什么,应该怎么解释?

2020年10月13日 708人阅读

     很多人认为手抖是一件小事,并不在乎忽视了它,可真的是这样吗?特发性震颤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前期的表现很轻微随着时间的增长,病情也会越来越严重。

     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只能看着病情恶化,却没有办法,不仅给患者的社会生活交际方面带来了影响,还让患者在交际方面产生了抵触心理。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tremor,ET)又称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是临床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是惟一表现,缓慢进展或长期不进展。目前认为,年龄是ET重要的危险因素,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长。起病缓慢。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多起始于成年人,有文献报道男性略多于女性。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神经疾病,其特征是身体的不同部位和不同侧会出现不可控制的颤动(震颤)。受影响的区域通常包括手、手臂、头部、喉部(喉头)、舌头、下巴和其他区域。很少会累及下半身。
特发性震颤10~20年后会严重影响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拿杯子喝水、吃饭、纽扣子,震颤的幅度越大,对活动能力影响也越大。

     引起特发性震颤的原因是有很多的,比如精神刺激或者惊吓、外伤、压力以及工作环境、颈椎病、大小神经元病变、脑萎缩等这些都是可能会引起特发性震颤的外界原因还有另一种是根据家族遗传的,而且特发性震颤的遗传率较高,在60%左右,而且在环境因素的条件是有中毒现象的,比如长期接触一些杀虫剂类的药物。
手抖,在中医里归属为“颤证”、“风证”,从其临床表现,又可细分为静止型、运动型、姿势型、回跳型、震动型。而从病因上来说,则分为肝肾阴虚型、气血两虚型、气滞血瘀型、痰热动风型。

1、肝肾阴虚型除手抖外,可伴见头痛头昏,耳鸣目糊,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腰部酸软,失眠多梦,大便干结。病因:肝气郁结化火,灼损肝阴;邪火妄动,耗伤真阴,肾元亏乏,在此情况下,阴虚血燥,阴精不能上荣筋脉,筋脉失养,故而手抖。

2、气血两虚型可伴见面色苍白,全身乏力,自汗怕冷,少言懒语,胃纳不食,便溏浮肿。病因:医典早有说,“大凡人之气不虚,则邪断难入。”人体肌肉筋脉关节的正常活动,依赖气以煦之,血以濡之。气血两虚,外感风邪,血不养筋,故而手抖。

3、气滞血瘀型可伴见面色发黯,舌质暗紫或有瘀斑。病因:气滞血瘀,脉络不和,瘀血内阻,血不循经,筋脉失荣,故而手抖。

4、痰热动风型可伴见神呆懒动,胸脘痞满,口干,头晕,咳黄痰。病因:痰热内蕴,热极生风,筋脉失养。

0